蒋劲松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委员、宪法学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经历:  1959年10月31日生于湖南省澧县。汉族。1982年1月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2-84年在湖南益阳师专马列室和历史科任教师。1984-87年在武汉大学攻读美国现代史,并于1987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9-2005,7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张庆福教授,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并于2005年7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7-99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研究发达国家宪法和议会制度。1988年获办公厅所授助理研究员职称(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不再授予专业技术职称);1993年起任副处级调研员。1999年7月~2009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工作。2000年8月起任副研究员,2004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2006年8月起任研究员。2007年6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8月起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2008年8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09年6月11日调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委员、宪法学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著述: 主要研究流域  自1987年以来,专职研究发达国家的宪法,特别是它们的议会制度。已经对美、英、德、法、瑞典、意、日、加等国的宪法、议会制度作了程度不同的研究。  1992年出版个人独著专著《美国国会史》(40万字),对发达国家宪法模式之一的美国宪法、特别是其国会制度作系统说明。  1997年出版个人独著专著《议会之母》(80万字)。该书系统说明发达国家宪法模式之二、并且对现代世界影响最为普遍的英国议会制度。  2003年出版个人独著英文本专著《中国全国人大》(The National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大32开,560页)。该书为英语读者首次系统而具体地说明中国全国人大制度,在国内外刊物上得到书评10篇,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用于外事交往,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200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优秀奖。  2005年出版个人独著专著《责任政府新论——熔权制、分权制、监督-仲裁-保障制比较》(53万字)。该书指出了传统责任政府理论的缺陷,提出了新型责任政府理论,并用新型责任政府理论分析了西方三种政体下的责任政府制度,为建设中国特色责任政府提出了建议。该书2008年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行政管理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9年出版个人独著专著《德国代议制》第一、二、三卷。  此外,已经发表有关发达国家宪法、议会制度的文章约二百篇。其中,代表作有:  1.美国国会里的委员会制度透视.载《法学杂志》,1992年第3期.  2.论美国国会中多数党的领导方式.载《美国研究》,1992年第4期.  3.论现时美国的宪政危机.载《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  4.美、英、德、日四国议会监督比较.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5.一些国家议会在法律实施方面的作为.载:《我国当前法律实施的问题和对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6.论现时美国的宪政危机.载《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  7.当代议会机构设置的三大模式.载《人大研究》,1994年第11期.  8.论议会权威的树立.载《人大研究》,1995年第3期.  9.论议会是工作机关.载《人大研究》,1995年第6期.  10.关于发达国家议会是代表机关的制度与实践.载《人大研究》,1995年第12期.  11.论现代英国平民院质询制的建立和质询的功用及管理.载《人大研究》,1997年第5期.  12.现代英国平民院质询实况及质询的实效和活跃的原因.载《人大研究》,1997年第9期.  13.论1995年美国预算大战.载《美国研究》,1996年第4期.  14.论法国宪政探索的教训.载《人大研究》,1996年第7期.  15.论英国的政府对议会负责制.载《人大研究》,1996年第11期.  16.发达国家政府对议会负责制.载《人大工作通讯》,1998年18期.  17.德国议会的法案提出程序.载《人大研究》,1998年第4期.  18.美英法德瑞以六国议会对政府的监督.载《人大研究》,2000年第11期.  19.中西执政党理念及制度比较.载《人大研究》,2001年第4期.  20.西方国家议会的地位.载《人大研究》,2002年第8期.  21.熔权制与分权制,.载《人大研究》,2002年第10期.  22.从应对9?11看美国两大党的执政方式.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1期.  23.A Study of the Members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Roles,Responsibilities,and Behavior 载Harvard China Review Fall 2003 VolumeIV,Number1  24.论普鲁士宪法冲突和危机.载《宪政论丛》,2003年第4期.  25.从美国国内安全法的立法过程看行政法治.载《人大研究》,2004年第2期.  26.英国宪法终于到来的突破?——略论英国政府2003年最高法院改革协商文件和贵族院改革协商文件.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2期.  27.论德意志邦联的性质,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8.行政何以法治——读美国2002年国土安全部法.载《立法研究》,第5卷.  2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代表性探讨.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2004年第6期.  30.传统责任政府理论简析.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1.论人大代表选举的合意性质.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2.代议机关委员会制度原理.载《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主办,2007年第4期.  33.真心代表人民,学会代表人民——读《履职智慧与制度规范:人大代表履职程序设计》(上).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5期.  34.真心代表人民,学会代表人民——读《履职智慧与制度规范:人大代表履职程序设计》(下),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6期.  35.建设代议法意义上的责任政府,载《法学杂志》,2008年增刊,总第178期。  36.代议问责制初论.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6期。  37.《监督法》与地方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关系研究,载北京市人大理论研究会秘书处组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协编:《人大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2008》,红旗出版社2008年版。  38.改革开放以来人大代表制度的成长.载《新视野》,2009年第2期.  39.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的成长.载《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40.预算立宪原理.载《新视野》,2009年第4期.
  •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