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体化环境下的通胀及对策---- “通货膨胀”远程视频研讨会专家观点侧记
时间:2008/7/17 14:29:55        

  2008年6月5日上午,由世界银行与全球发展学习网络亚太区协会(GDLN-AP)联合主办的“通货膨胀”远程视频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上海远程学习中心、重庆远程学习中心、陕西远程学习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GDLN中心、东京发展学习中心、河内发展学习中心、胡志明市发展学习中心和马尼拉世行发展学习中心等6个国家的9个远程学习中心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实时同步进行了远程研讨。会议由世行高级联络官斯坦利?格兰特在东京远程学习中心远程主持,世行发展展望部主管汉斯?迪莫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罗玛德?桑布雷特和智利央行顾问伊戈马西尔?玛戈佐共三位专家做了主旨发言。

  汉斯首先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对过去四十年的世界通胀趋势作了阐述,然后重点分析了近一轮通胀的原因。他认为,此次通货膨胀主要归因于三个因素。一是需求方面,近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强劲,能源和大宗商品的需求一直保持旺盛,对粮食和原油等生产材料的需求上升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推动通胀率的上升。二是供给方面,全球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某些产油国担心石油价格的下跌而减少了石油的生产。三是货币政策方面,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盯住美元的国家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加大了通胀的压力。

  罗玛德的发言除了分析了近一轮通胀的原因之外,还对如何应对此轮通胀提出了自己的措施建议。就通胀的原因,他的观点与汉斯的观点基本一致,但也作了一些补充看法。在需求因素方面,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对能源和大宗商品等生产材料的需求;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导致更大的能源消耗;政府鼓励生物燃料的发展,而新型生物燃料对对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较大,从而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供给因素方面,石油投资成本越来越高;全球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进一步的产能却十分有限;近年来对石油的投资没有显着增长;某些国家采取的石油补贴措施阻碍了价格向需求方的传导;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增加限制了食品供给。在金融因素方面,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通胀的压力。在发言结束前,罗玛德提出了应对通胀的建议,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调整政策以适应永久性的相对价格变化;(2)采取相应政策以阻止第二轮通胀的影响,并降低通胀预期;(3)将国际油价的变化传递到消费者身上,从而确保需求对高油价做出反应;(4)弱势群体应该能够得到政策方面的扶持;(5)鼓励对石油部门和能源的投资;(6)减少对生物燃料生产的保护和补贴;(7)采取相应农业措施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8)从短期来看,货币政策是减少通胀压力,降低通胀预期的主要工具;(9)在有些情况下,增加汇率灵活性和货币升值有助于货币政策;(10)鼓励能源的高效利用。

  最后发言的伊戈马西尔讲述了此轮通货膨胀对拉丁美洲的影响以及相应措施。他在简要对比拉美与亚太区经济体的异同后,概述了最近一轮通胀对拉美的影响: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几乎每个拉美国家国内食品价格和汇率都有上涨,能源价格对某些国家带来了冲击,而贸易盈余加大了货币升值的压力,2007年流入拉美的私人资本则达到三十年来的新高。面对此轮通胀,拉美国家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其中包括降低通胀预期,提升利率,增加出口税并降低进口关税,实行价格控制,对穷人实行价格补助等。在降低货币升值压力方面的措施则包括进行窗口指导、购买国际储备、控制资本流动。他在总结时认为,不采取财税政策,通胀几乎不可能得到控制;政策措施必须协调一致;价格控制带来的代价很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是有效的;在过高的国际价格情况下,汇率升值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

  本次就“通货膨胀”问题进行的远程视频研讨会是GDLN-AP计划就经济管理领域的问题举行远程视频研讨会系列的第一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GDLN-AP还将就经济管理领域的其它热点问题举行类似远程视频会议,以期为各国政策制定者们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