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 村干部素质有待提升
时间:2019/12/11 0:30:13    作者:尚明桢    来源:人民网郑州

12月9日,《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三留守”人员较多等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村干部素质有待提升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村干部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河南省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虽然村干部的乡土知识、基层工作经验很重要,但在调研中发现年轻化、知识化的村干部往往更有热情、思想更活跃,具有更强的执行力及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更能组织新的生产、外出务工,更能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目前村干部的结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三农”工作的开展。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整体实力依然较弱

河南村级集体经济虽然近年有了较大发展,但整体依然较弱,且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2018年,全省有3.6万个行政村没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78.2%;在有村集体经营收入的村中,收入在5万元以下(含5万)的有6058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13.2%;5-50万的(含50万)的有3342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7.3%;50以上的有57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3%;其中亿元以上的有3个,分别是;临颍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南街村、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临颍县新城街道办事处邢庄村。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均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省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河南农村经济整体较弱,然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表明河南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三留守”人员较多,农村发展缺少生力军

农村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的高质量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吸引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去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以至于农村“三留守”人员大范围存在,妇女老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截至2018年,河南农村“三留守”人员从数量上看,共有599.2万,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最多。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无法高效从事农业生产的老人和儿童,承担不了较重的农业生产活动,因而导致部分村庄土地经营情况不佳,村庄经济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由于村中缺乏有效生产力,发展美丽乡村也力不从心。

农村污染不容忽视,生态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农村污染问题日益显现,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小河、水渠,生产垃圾随意堆放,过量施用农药、化肥致使残留超标等问题,都不容忽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由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审出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共有193个,河南只有4个,占比只有2%。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也只有45个。这表明河南农村的生态环境还需进一步加强,要多利用和保护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等资源,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如何加快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河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报告》建议,首先,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次,加强培育农村新型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最后要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