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数字经济是当前经济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主要领域,将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进入的又一个社会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治理,数字经济治理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帮助西部地区党政干部实现数据共享,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管理中心于2018年6月20-21日举办“数字经济与政府治理”远程培训讲座。来自贵州中心、西藏党校和重庆中心三家省级远程学习中心,以及贵州遵义、贵州黔东南、四川宜宾、四川攀枝花、四川巴中、甘肃张掖、重庆万州、西藏日喀则、云南怒江和内蒙古通辽10家地市级远程学习中心的约50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学员大多来自于西部地区市(县)政府、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局、经信委、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规划局、民政局、信息办、党校等部门,其余来自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杜链围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进行了讲座,讲解了互联网时代的关系形态,分析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其给现代市场经济带来的危机,指出人类社会活动正在由现实的物理世界向虚拟空间的数字世界全面迁徙,对于互联网时代数据资源的利用,不能简单地从交易需求出发,应该制定有效的规则来规范,以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副所长进行了题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的讲座,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各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战略举措,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产业升级和市场结构产生的影响,指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的体系化建设,构建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发展、金融服务、运行监测、监管治理、人才支撑和安全保障九大体系,从而推动数字经济治理,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创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杨道玲处长上午讲座的题目是《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从政府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出发引出大数据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背景,阐述了大数据用于决策分析的三个要件,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大数据在公共政策评价、宏观经济预测、区域发展监测、政府服务优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五个方面的应用,指出大数据将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新手段,要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午杨处长针对《大数据与事中事后监管》进行了讲解,介绍了事中事后监管的背景、内涵与外延,指出新形势下的监管工作在监管方式手段、监管力量能力和监管部门协同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亟需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事中事后监管,并分析了大数据在重大项目监管、价格领域监管、信用领域监管和其他专项领域监管等方面的主要环节和关注重点,提出要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实现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