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素养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修课
时间:2010/3/19 14:26:22    作者:记者苏励    来源:河北日报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应邀到省委党校作了一场“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新闻素养”的精彩报告,在广大学员中引起广泛热议。领导干部在应对媒体方面存在哪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适应的问题?各级党委如何增强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的能力?这些都成为学员们深思的话题。

  提升新闻素养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新课题

  3月18日下午,一节别开生面的媒体应对与现场模拟课深深吸引了应急能力建设专题研讨班的学员们。授课教师选取了当前一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案例,由学员扮演一定角色,模拟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会、领导干部的电视新闻专访,寓用于学、边学边用,学员们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新闻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提高干部新闻素养是当前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员张占宗是石家庄市桥东区桃园镇党委书记,他认为,从现实境况看,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各种各样的矛盾层出不穷,各种利益的重组、阶层的分化导致的问题不断显现。对一些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不高度重视,及时加以引导,进行妥善处置,都将影响当地和谐发展。

  新闻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部门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信息公开的作用,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胆识和气魄。不少学员提到,去年1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雪灾害,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按照省领导做好舆论引导、加强信息发布的有关要求,我省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发布了一系列相关信息,通达社情民意,关注民生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为战胜灾害营造了积极、浓厚的舆论环境。

  领导干部新闻素养这一课不仅要补,更应深修、深学

  “在肯定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具有较高媒体应对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如何应对媒体的问题上,的确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适应的问题。”学员王凤坦言,“比如,有的认为没必要面对媒体,与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情;有的不敢面对媒体,害怕在媒体前讲话,更怕讲错话;有的不会面对媒体,在媒体面前无所适从,在应对媒体方面表现出‘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有的不愿面对媒体,认为媒体是’找茬‘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上述观念、态度和做法显然是过时和不正确的。”“领导干部新闻素养这一课不仅要补,更应深修、深学。”学员王保刚说。时下,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常会出现某些官员的“雷人语录”,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在政府积极提高工作透明度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领导干部还没有做好准备,还不具备新闻素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媒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把双刃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新闻素养。

  占“主动”、做“主流”、成“主导”、有“主见”

  采访中,学员们纷纷谈到赵启正在其报告中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新闻素养“四个要”:要占“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与新闻媒体进行交流;要做“主流”,让来自政府的真实信息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主流信息;要成“主导”,通过加强学习等多方面的努力,在与媒体的交流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有“主见”,在交流中有的放矢地发表观点,使自己的主见能够为广泛多元的社会群体所接受。

  “做到’四个要‘,就必须彻底转变既有的媒体观念和思维方式,熟悉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遵循新闻规律,掌握新闻知识,欢迎媒体监督,关心支持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在推动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员高永成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只注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有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的开阔视野,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才能占得引导舆论的先机。

  不少学员也谈到,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博客、播客、微博客等自媒体也日益风靡。要把新媒体的建设和运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抢占信息传播技术的制高点。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环境下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准确把握互联网环境下舆论引导的新情况,善于运用新媒体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