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训——中国着力提升基层官员执政能力
时间:2010/3/8 19:33:52    作者:王帆 查文晔    来源:新华网

  全国政协委员李兴山曾任中央党校教育长,他在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时起,自己先后参加过16期基层干部短期培训班,接触过超过2000名县(市)委书记。“中央党校的培训对提高这些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以及他们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把握很有帮助。”他说。

  一年前,以瓮安事件、陇南事件和襄汾溃坝事故为代表的多起基层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引起了中国高层领导对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担忧。

  不久后,新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在2008年10月底颁布,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将县(市)委书记纳入中央党校轮训范围。紧接着,500名县(市)委书记在当年11月进京参加中央党校为期7天的集中培训,给他们授课的人中有李源潮--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是2008年11月县(市)委书记集中培训的课程负责人之一,“那批学员的一个优点是工作务实,而且总体来说他们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比外界想象中的强。”他说:“中国幅员辽阔,4万多个乡镇、近7万个行政村,在绝大多数地方,大多数社会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由于基层的局限性,那批学员身上存在知识结构落后、视野闭塞的问题。张希贤回忆说:“我当时觉得他们总体缺乏战略眼光,处理事情方式强硬,对于基层社会矛盾偏向于采取‘赎买’的手段解决,用小恩小惠息事宁人。”

  张希贤特别提到,那时候“县官”们应对媒体能力还很弱,不善于运用媒介的力量化解矛盾。在那次颇受外界关注的集中培训期间,中央党校有针对性地给学员开设了一门如何应对网络和媒体的课,还组织学员到人民网进行现场教学。

  时间虽短,但培训的成效却是显著的。张希贤说:“在中央党校的学习加上回到基层的进一步实践,让县委书记们逐渐找到了突破口。”李兴山说,培训提高了基层官员对中央政策的认识、让他们有机会坐到一起交流经验互相启发、使各级机构上下沟通和互相理解。

  今天,许多接触过“县官”学生的中央党校教师都能列举出县(市)委书记开拓思路、走有当地特色发展之路的事例。他们当中,有的走上农村社区化之路,有的发展生态旅游,有的注重干部知识更新,有的打出“主体功能区”牌……道路千差万别,但目标只有一个--发展。

  “基层干部培训的主题没有别的,就是发展。”张希贤说。据他介绍,除县(市)委书记轮训外,中央有关部门在瓮安事件之后还集中培训了基层的公检法系统一把手,2009年则分批对县(市)委组织部长开展培训。张希贤强调,重视社会基层、拓宽干部视野,这是培训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