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LN的未来”国际研讨会在柏林召开
时间:2008/1/17 14:25:49        

  2007年11月26至27日,GDLN秘书处在柏林召开了以“GDLN未来”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于GDLN各地区的20名代表,包括GDLN成员代表、世界银行GDLN地区协调官和GDLN秘书处的代表。

  会议的召开背景是:考虑到GDLN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各方面对GDLN如何保持品牌和质量越来越关注,而且GDLN的运作环境比创立之初发生了很大变化。研讨会的目标是深入讨论GDLN的全球特性能够产生何种增值,回答以下问题:在GDLN品牌下,由谁来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哪些功能和服务最适宜在地区和国家层面上行使?全球效率从何产生?在全球层面上,何种组织结构和程序最适合满足这些目标?

  与会专家经过讨论,达成如下结论:在GDLN品牌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重点必须从提供连接和使用设施转移到“知识顾问”和学习服务中。从本质上说,GDLN成员应提供以下服务:识别和理解当地受众对于知识和学习的需求;利用全球范围内合作伙伴的专业优势,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的课程;采用合适的混合远程教学工具,以专业化的方法和高质量的服务,管理和制作课程。

  代表们一致认为,在设计GDLN的全球管理框架时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GDLN的全球管理机构只能履行那些能够在全球层面上实现价值增值的职能,具体包括:倡导提高GDLN利用率和内容提供的机制;高质量的管理框架;服务协调和费用结算;跨区域协调;全球品牌管理;全球筹资;全球通信服务;向世行管理层报告;召集全球会议;GDLN的远景及使命等。代表们特别强调,在全球层面界定GDLN的功能、服务和管理安排时应严格遵循“例外原则”,以各地区已取得成就和现实为前提,与GDLN有关的事项原则上应该由低级别的机构来管理。

  为建立拟议中的GDLN全球管理框架,代表们认为应在2008年2月1日前组建一个七人指导委员会(6个GDLN地区各1位代表和1位世行代表),对以下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哪些职能应在全球层面上行使,如何行使这些职能,以及可选择的GDLN伙伴关系全球管理架构安排。指导委员会的第一项工作是进行“全球GDLN管理和服务评论”项目,就GDLN全球层面上的活动和框架提出具体建议,并与GDLN成员以及世界银行代表进行全面协商。筹备委员会应在2008年6月30日前结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