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法院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时间:2024/1/3 9:10:20    作者:黄雅彬 黄培钦    来源:中国法院网

  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综合素质提升为主线,围绕增强政治能力、提升专业水平、提高综合能力、鼓足发展后劲等方面,不断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举措,着力培育一支适应司法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优化思想教育举措,在正心立身中永葆政治底色

  坚持把“党建+思想引领”作为切入点,深化思想政治建设,不断筑牢年轻干部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

  创新“师生同堂”模式,邀请党校教师定期进行新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片式、篇章化导学引学,年轻干部结合所学所思上讲台、讲党课。同步开展“一堂好课”评选培育,组建青年党员干警宣讲团,把讲堂摆到基层、延伸到村社,将理论学习方式从“我来听”转变为“我来讲”。

  深化院校合作,常态化、分批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理论进修,借助高校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围绕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素能提升,为年轻干部引路铸魂、补课充电、开阔视野。

  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和“晋江经验”思想富矿,将院史馆、“晋江经验”馆、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红色粮仓”等展馆遗址,确定为思想教育阵地,依托阵地先后组织年轻干部开展“明院史、知院训、唱院歌”、“感悟晋江发展”、“追寻红色足迹”等沉浸式实践教育活动,不断丰富理论学习形式。

  搭建专业训练平台,在笃学立业中厚植司法本色

  坚持把“党建+业务能手”作为着力点,搭建磨炼成长平台,创设活跃多面的成长舞台,让年轻干部经风雨、长才干。

  持续开展“执法办案竞赛活动”,激励年轻干部增强本领能力,提高执法办案质效。压实信息调研任务,积极组织选送投稿,近三年,年轻干部撰写的学术论文获省级以上表彰、刊发21篇,案例分析报告获省级以上奖励、获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15篇,学术喜报频传、硕果频出。

  用好“闽法问道”等知识灌溉主渠道,搭建“名法官名裁判”交流研讨平台,发挥现有省级、市级审判业务专家的示范作用,组建专家法官库,开展业务培训20余场。发挥全国法院法官培训教学基地、高校“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资源优势,邀请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开展理论指导和课题合作。

  搭建“晋法青语”“荐书悦读”等青年沙龙平台,邀请院庭长、老法官、业务骨干、技能人才作为主讲人,与年轻干部开展业务研讨,分享先进经验和成长足迹等共10余场,以年轻干部为主体创办《法治视界》《印迹》等交流学习刊物,共同研修问道。

  完善培养考核机制,在担当立行中擦亮实干成色

  坚持把“党建+培养考核”作为支撑点,抓实跟踪管理,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走在前作表率。

  推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系统性方案,着眼“选育管用”全链条全流程,启动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同步建立年轻干部个人成长档案,逐年填报成长情况,将其作为研判年轻干部成熟度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出台《平时考核及司改绩效实施方案》,开展人员差异化考核管理,实现不同业务条线、不同岗位工作的量化比较,避免不分类别、不分层级的“大锅饭式”考核,充分调动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切实发挥考核工作的“指挥棒”作用。

  推动年轻干部多岗位学习,打破院内部门界限,近三年来,开展年轻干部院内轮岗交流35人次,在轮岗交流中培养复合型业务能手。同时,选派14名年轻干部到市委综合部门、市人大办公室等单位,跟班学习、参与专项工作,锻炼年轻干部“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

  突出实干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平时业绩考核,加强结果运用,发挥职级职务晋升正向效应,让更多担当实干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近三年来,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职务、职级晋升27人,队伍梯次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培育选树典型,积极推荐优秀年轻干部评优评先,近三年,年轻干部获评省级以上荣誉23人次、泉州市级先进26人次,有力激励年轻干部笃行实干、加压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