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发挥着培基铸魂的作用,对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云州区着力打造“理论、多元、实践”三个“课堂”,聚焦理论学习、分类施教、履职担当三个方面,为党员教育提“质”增“味”,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一、搭建“理论课堂”,增强理想信念“原味”。深入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宣讲,帮助广大党员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置顶理论课程,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过程,精准制定“必学课程”,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运用集中学、分组学、自主学等方式,广泛掀起理论学习热潮。组建巾帼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等多支宣讲队伍,满足不同群体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二、推出“多元课堂”,增强干事创业“鲜味”。差异化设置教学内容,按需推送学习“套餐”,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党员教育针对性、精准度。针对流动党员,依托“学习强国”APP、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把学习课堂搬上“云端”,促进流动党员自觉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流动党员凝聚力;针对农村党员,以黄花种植技术、“农村电商发展趋势及案例分析”等为培训内容,提升他们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技能,让农村党员学有一技之长,提升党员带头致富能力;针对青年党员,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社区小区等,让青年党员直面基层、体验民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及时传达党的政策方针,引导民营企业家提升政治素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党务工作者,邀请业务能手上台讲课,安排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宣传等辅导课程,为学员现场答疑解惑,强化党务业务能力,夯实党建工作根基。
三、打造“实践课堂”,增强为民服务“甜味”。引导党员干部到基层这个广阔的舞台经风雨、见世面,一以贯之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化解矛盾的能力。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党员干部“面对面”“手拉手”与群众拉家常、聊心事,收集群众的困难问题和民生诉求,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需求难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到位。善用一线工作法,深入化解纠纷第一线、为民解难第一线、惠民服务第一线,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