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严把“四个关口” 推动村(社区)干部“双提升”见行见效
时间:2023/12/22 9:37:27        来源:云南网

  2018年,“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以来,盘龙区坚持把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作为提高基层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补齐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短板的“关键一招”,严把责任关、入口关、考核关、出口关,扎实抓好“双提升”行动,为盘龙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干部人才支撑。

  严把责任关 确保项目扎实推进

  实行项目工作法,把“双提升”行动作为村(社区)“领头雁”培养工程的重要抓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项目组成员单位协调联动,每年召开项目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协调推进会,对“双提升”行动进行调度推动,通报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了“双提升”行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常态化加强督促指导,通过会议调度、随机抽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实时掌握各街道“双提升”行动推进情况,每学期对推进“双提升”工作迟缓的街道点对点指导,推动后进提升、整体推进。

  严把入口关 确保学员质量过硬

   按照“个人自愿、群众认可、组织审核”的程序,把政治素质好、责任意识强、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的优秀人选推选出来,注重向乡村振兴重点街道、青年人才党支部、年龄学历结构不优的村(社区)倾斜。同时,严格资格审查,坚决将存在涉黑涉恶、违纪违法等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挡在门外,确保了学员质量过硬、符合实际需求。“双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将符合年龄、学历等条件的村(社区)干部及村(社区)后备干部、村(居)民小组长、村(社区)党员、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纳入培养计划,为推进“双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摸清底子、选好苗子。截至2023年10月,共推荐357名学员参学,为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注入了“活水”、提供了保障。

  严把考核关 确保管理规范到位

  严格执行云南开放大学、昆明开放学院教学计划,充分用好云南乡村振兴网平台,稳步有序推进空中课堂、固定课堂、田间课堂、流动课堂“四个课堂”教学,把参加“双提升”行动学员的日常学习考勤情况及考试结果纳入村(社区)干部年终考核,与个人评先评优及绩效考核挂钩,让学员思想上紧起来。实行退出和淘汰机制,协助昆明开放学院严格管理,对不认真参与学习、完不成学习任务、达不到学分要求,以及违反教学管理规定的学员进行清理,着力解决混文凭、混经历等问题,确保管到位、严到份。区委组织部会同项目组成员单位采取定期走访、随机抽查、座谈调研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判,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

  严把出口关 确保成长路径更宽

  强化全程跟踪培养,持续追踪学员能力素质提升,引导学员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推动发展、带领致富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认真落实“六个优先”学员激励机制,努力拓宽学员出口和晋升渠道,让学员既成才又成长。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以来,有130余名“双提升”学员通过选举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或作为后备干部,促进村(社区)干部队伍“缩面提质”。通过“双提升”项目,让参与其中的村(社区)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成,21名学员被评为云南开放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学员”,5名学员获得盘龙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部分学员通过考试考录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双提升”行动打破了村(社区)干部成长成才的“天花板”,改变了村(社区)干部的前途命运,增强了村(社区)干部的含金量,为全面推进“幸福盘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盘龙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