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会区高度重视党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以“三强化三提升”的模式建强党外干部队伍,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政治素质
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全面提升党外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充分发挥区、镇两级党校主阵地作用,换届以来每年举办党外干部专题培训班、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培训班、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等,积极指导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外干部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等综合素质能力,各类参训的党外干部人才超过700人次。
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推动区、镇两级领导干部主动与党外人才开展结对联系,积极发动超80名党外人才开展集中座谈等学习活动,不断增强党外人才对党的政治认同。坚持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与各民主党派、知联会会商研究,部署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并就推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充分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外人士参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提供平台。
强化培育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坚持把党外干部培养作为长效性任务来抓,着眼未来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每年对党外干部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统战部门与党外干部所在单位定期沟通,多角度、多领域掌握党外干部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情况,通过调研分析,择优建立党外干部的后备干部库,并在干部分析研判系统建立党外干部模块,实行清单式管理。对能力强、有潜力、表现好的党外干部重点跟踪培养,目前全区党外干部中区管干部30人,正股职干部46人。
注重优化党外干部成长路径,有计划地把优秀年轻党外干部安排在“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摔打磨炼、墩苗历练。换届以来选派优秀党外干部21人次参与援疆援桂工作,选派32人次参加区委巡察、信访维稳等全区中心工作,选派14人次到招商引资专班等历练学习,在急难险重任务考验中促进党外干部强筋壮骨、淬炼成长。优选13名代表性和专业性强的党外人士成立“同心讲师团”,发动20名专业技术知识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党外代表人士组建“同心圆”志愿服务队,促进党外人才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优势作用和责任担当。
强化选拔使用,提升成长空间
坚持把配备党外干部相关要求融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统筹规划,拟配备党外干部人选注重听取统战部门的意见,推动形成年龄梯次合理、专业优势互补、来源渠道广泛的党外干部选拔使用体系。镇级换届中全面完成党外干部配备要求,优选党外干部进入镇领导班子,持续做好跟踪培养、关心关爱,每半年进行一次谈心谈话,适时掌握其思想状况、精神状态、履职情况,对于工作产生疑惑、推进较慢等问题及时开展谈话提醒;通过压担子,帮助党外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快速成长,近期对表现突出、各方面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党外干部及时提拔为正科职干部。换届以来大力提拔晋升党外干部,有效激发党外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突出党外干部专业人才引育,选聘3名优秀党外干部人才担任区属一级企业经理层成员;着力从江门双碳实验室、产业园区等重点科研单位、重点平台载体的高层次人才中物色党外人才,目前已发展4名双碳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加入九三学社,均为博士学历,为优秀党外人才参政议政拓宽了空间。大力推荐提名272名优秀党外人士担任新一届省、市、区代表委员,其中省、市代表委员41名,有关人选质量得到上级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