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干部队伍 增强发展动能!水城区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时间:2023/12/18 8:37:38    作者:记者 谢勇勇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近年来,六盘水市水城区坚持结构与功能共抓,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着力建设结构合理、储备充足、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系统培养选配,确保结构优、功能强——

  坚持“老、中、青”梯次搭配。制定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干部梯队建设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充分发挥各年龄阶段干部优势,努力实现领导班子能力素质互补、性格气质相融。目前,全区1365名区管干部中,50岁以上干部164名,占比12.0%,36岁至50岁的831名,占比60.9%,35岁以下的370名,占比27.1%,形成了老中青梯次配备格局。

  坚持“女、少、非”通盘布局。注重培养一批乡镇(街道)、党政机关女性正职和政府部门党外正职干部,统筹抓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目前,水城区30个乡镇(街道)中配备女性党政正职7名,37个党政工作部门中配备有女干部的有22家,乡镇领导班子中配备少数民族干部98名,区管领导干部中有10名党外乡科级正职,68名党外乡科级副职。

  坚持“政、事、企”分类培养。围绕行政、事业、企业岗位特点和需求,统筹储备、培养和搭配干部,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2023年以来,发现储备“四新”“四化”、金融财会、教育、医疗等专业化干部750余名,从行政、事业单位输送19名熟悉企业经营、项目管理的优秀干部到国有企业任职,扩宽干部双向交流渠道,强化岗位历练,提升综合素质。


  分类跟踪管理,确保发现早、储备足——

  注重“库存化”动态管理。建立《“一把手”干部库》《优秀年轻干部库》《女干部库》等六个干部数据库,动态入库储备各类干部1400余人。跟进完善入库优秀干部培养措施,综合运用挂职锻炼、岗位历练、专班磨炼等方式促进干部能力素养提升。2023年先后组建5批次12个调研组开展乡(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全覆盖调研,发掘储备优秀干部300余名,从干部库中选拔任用条件成熟、能力突出、历练扎实的干部44名。

  注重“台账化”关爱激励。建立干部《能力提升台账》《困难诉求台账》《容错申请台账》“三本台账”,密切关注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干部困难诉求。2022以来年共收集整理干部存在实际困难119个,帮助解决个人困难问题92个。

  注重“清单化”监督约束。建立《政治素质问题清单》《咬耳扯袖问题清单》和《问责处分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对政治不过硬、立场不坚定的干部,一律不予以提拔重用。对经提醒约谈,仍态度不端、整改不好的干部及时调整出库。强化与纪检监察、审计等单位协调联动,对存在相关问题的及时研判并进行调整处理,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强化考核牵引,确保导向明、有活力——

  聚焦“重实干”优化考核机制。将督查督办、目标绩效管理与综合考核职能进行整合,组建考核督查局,做好日常监测、季度监测、年终考核,树牢“重实干”的考核评价鲜明导向。2023年对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的单位,领导干部考核优秀比例为30%,对“第二”“第三”等次的单位,领导干部的优秀比例为20%、10%;年度综合考核未获得“第一”等次的单位,主要领导本年度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第四”等次的单位,领导干部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

  聚焦“重实绩”评价任免干部。制定《六盘水市水城区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对年度综合考核指标排名靠前的单位,在干部提拔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指标严重滞后的单位,视情况对相关班子成员进行约谈等处理,有效推动干部评选任免与干部考核有机融合。2022年从年度综合考核评定为“第一”等次单位提拔干部95名,晋升职级110名,对近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16名干部,及时入库管理;对排名靠后的9名干部进行提醒谈话、调整处理。

  聚焦“重实效”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激励干部踊跃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持续制定完善了绩效评估、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方案,通过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干部队伍建强,以领导班子的强劲动能和干部的强大动力,不断凝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2021、2022年度省对市县年度综合考核,水城区分别在全省30个I类地区中排第12位和第8位,居全市第1位,2022年度获评“第一”等次。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