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延安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2023年秋季汉中市中青干部培训班赴延安学习侧记
时间:2023/11/2 10:17:03    作者:通讯员 张娟 梁袁华    来源:西部网


  10月22日至28日,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和向往,2023年秋季汉中市中青干部培训班从秦岭南麓、汉水之滨来到延安宝塔山下、延河之畔,开启了一段思想铸魂、叩问初心、理想信念之旅,延安精神在每一名学员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一次滋心淬魂的党性教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在主题课堂上,学员们认真聆听了专题教学《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以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为经线,以重大事件为纬线,党在延安艰苦卓绝的“创业史”让学员们无比动容。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循着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在巍巍宝塔山下,面对鲜红的党旗,学员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有学员感慨,“在革命圣地,一切都显得更庄严、更神圣”。

  迈过岁月雕琢的斑驳门槛,学员们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中共“七大”会址。站在中央大礼堂的灰色方砖上,面对着主席台上六面鲜艳的党旗,学员们或驻足凝望,或凝神静思,努力触摸那个久远年代的脉搏。

  “毛主席在‘七大’上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在“七大”会址边,一场题为《重温党的七大、增强看齐意识》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们陷入深思。大家纷纷表示,看齐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我标榜的,要发自内心地觉悟和认同。

  一次时空对话的初心感悟

  “我们这支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杨家岭,面对张思德塑像,学员们庄严肃立,大声诵读《为人民服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显现着敬畏和虔诚。

  追寻初心的力量,是这次学习教育贯穿的主线,也是学员们最强烈的心灵共鸣。

  在“七大”旧址,通过了解我们党首次将“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进党章的历史,读懂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核心密码;在“鲁艺”旧址、抗大纪念馆,遥想当年成千上万青年“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生动局面,感悟信仰的强大感召力;在王家坪革命旧址,聆听《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深情》情景教学,感悟伟大领袖深沉的家国情怀;认真学习《延安时期的群众工作方法与现实启示》专题教学,感悟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精髓要义。

  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学员们现场聆听了《三五九旅与南泥湾精神》教学,回望当年一把镢头一把枪、刨出“陕北的好江南”的创业历程。在凤凰山革命旧址,学员们认真聆听白求恩事迹,学员们赞叹不已,现场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延安,处处都是历史、处处都见精神。学员们边参观、边深思、边讨论,延安精神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激发起强烈的精神共鸣。

  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在碰撞中升华思想,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结业式上,大家不约而同地用“震撼”来描述内心感悟,既收获满满,又意犹未尽。

  “我对圣地延安有着特殊感情。”略阳县观音寺镇镇长蒋波说,13年前,他怀着赤子之心到延安求学。13年后的今天,他又怀着朝圣之心到延安接受党性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在延安精神指引下,任劳任怨、冲锋在前,努力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彰显了强大生命力。”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梁袁华说,延安精神是一本厚重的书,要一辈子读、一辈子悟、一辈子践行,从中汲取理想信念、坚持真理、人民至上、矢志奋斗的精神力量,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汉中市考试管理中心成考科科长师晶表示,生活在和平年代,似乎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来考验我们。但是,延安精神要一生一世践行,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不断锤炼坚强党性。

  佛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星睿说,“延安之行的学习是短暂的,但对延安精神的学习、传承和弘扬永无止境。她将把圣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带回去,将延安精神永远存之于心、见之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