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坚持把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注重分类培训。紧扣中心工作、重大项目需求,对领导干部定制乡村振兴、营商环境、应急管理等专项课程,定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赴深圳、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跟岗学习,培养领导干部谋划发展、推动落实的能力,今年来共组织异地培训534人次。对新录用公务员组建“进港扬帆”青训营,按入职年份编为3个“年级”,开办公文写作、职场礼仪、沟通技巧等研习小组,采取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社会调研等方式,全面提升适岗能力、履职本领。今年来,共举办“行政执法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党务工作实操”等专题讲座12场次。对村干部实施“新班子充电赋能·新征程头雁领航”培训工程,通过导师帮带、揭榜打擂、实训观摩等形式,帮助村干部明确履职方向、激发创业动能。目前共开展“田间课堂”“海上课堂”“书记论坛”“H5掌上学堂”等培训活动68场次。
注重多维施教。坚持领导干部学在前、用在前,开设“实战型领导”“一线操盘手”现场讲解交流,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86人次,12名区领导、46名职能部门区管干部为学员面对面解惑、手把手教学。整合挖掘本土特色实践教育资源,打造土坑廉政教学点、惠屿干部实训岛、石化产业观摩区等多主题、立体式现场教学平台,切实帮助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拓宽思路视野。今年来先后组织实地培训15批次。持续开展“巡回大讲堂”,精选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等7大类65个专题“选学菜单”,通过学员点单、送学上门,确保基层干部学习教育“不留白”、党性锤炼“不断档”,今年来共举办送学活动16场次,其中在“国道G228线”“石化科创小镇”“泉港高铁站”等重点项目设立“板房党校”“工地课堂”,有效解决基层干部工学矛盾。
注重从严督学。建立干部调训信息库,将近三年未参训主体班次培训干部分配到每年度培训班次中,单位根据调训学员类别、分配名额和未训对象报送名单,对不符合条件的参训人选坚决驳回,避免业务骨干、重要岗位干部“多年不训”,部分干部重复培训等现象。在党校教学中实行“班主任+班委+支部”联合管理制度,一改过去班长、组长选定的方式,通过自愿报名、公开竞选和投票推选方式,在股级班、专题培训班试行班委推选制度,激发学员自我约束管理的内生动力。建立学员学习表现量化考评机制,将培训情况纳入负面表现纪实管理,对不遵守纪律、未修满规定学分的,不予发放结业证书,并给予通报;对不服从调训或近五年未参加过主体班次培训的干部,明确规定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目前共对1名触发负面情形干部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