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峰市宁城县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村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巧用“加减乘除”法,优解村干部培养“方程式”,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村干部队伍,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教育培训上做“加法”,让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带头”。紧扣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立足村干部队伍实际,采取“线上+线下”“课堂+实践”的培训方式,突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两大主题,深入开展乡村干部“强本领”行动。搭建县乡培训大平台,全县18个镇乡街党校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建筑总面积达3739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余人学习,年初以来,累计举办培训班80余次,培训村干部9000余人,实现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同时,开展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邀请一批优秀村书记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实地参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及基层治理示范基地,让大家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激发村干部谋划发展思路、落实工作举措、服务基层群众的新思想、新观念。
在工作事务上做“减法”,让村干部干事创业守“准头”。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有关精神,专门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对相关精神进行传达并解读,明确村级组织依法依规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事项110个、协助政府工作事项142个、出具证明事项负面清单30个,明确村级组织悬挂标牌标识内容,真正让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轻装上阵,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拳脚,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政务服务自助一体化向村级覆盖,清理整合村级组织微信工作群、政务APP,逐步迁移或集成各项村级业务应用系统,提高村干部工作成效。
在关心关爱上做“乘法”,让村干部干事创业暖“心头”。按照“一村一册”“一人一档”的原则,将全县307名村党组织书记档案全部纳入县委组织部统一备案管理,其他村干部档案由乡镇党委统一管理,让村干部领取补贴、离任交接更加方便规范。制定《宁城县村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内容包括考评方式、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民主测评、等次确定、结果运用等6个方面和27条具体内容,按月足额落实村干部报酬,实行村干部工资“基础报酬+绩效报酬”的发放制度,依据考核结果和梯次制定薪酬待遇,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服务群众的水平。
在思想包袱上做“除法”,让村干部干事创业有“劲头”。畅通上升渠道,按程序将村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选拔优秀村书记进入镇乡街领导班子,面向村党组织书记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目前,已有10余名村书记定向考录为事业编人员,1名村书记通过选举方式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1名村书记通过考试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充分激发了基层工作活力。同时,注重在政治上强化激励,加大对优秀村干部的荣誉表彰和典型选树力度,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解决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让村干部有劲头、有奔头、有希望。(赤峰市宁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