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老带新”“传帮带”模式 助力年轻干部能力提升
时间:2023/8/24 11:00:06        来源:中新网青海新闻

  8月24日电 为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缩短业务“探索期”和“空档期”,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台架梯”,乐都区寿乐镇结合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分层次制定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帮带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年轻干部制定个性化帮带计划,“面对面”“手把手”向帮带对象传授工作技巧和经验,帮助其尽快转变角色、进入状态。

  “几个月下来,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从‘门外汉’变成‘问不倒’。”寿乐镇党政办年轻干部张宗焘自豪地说。

  在推行导师“传帮带”过程中,寿乐镇立足帮带导师专业特长、工作经验和帮带对象个体特点、发展方向,打造“学战结合”模式,实行精准“滴灌”,“面对面”授业解惑,帮助年轻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同时,根据岗位职责,帮带导师围绕党建工作、公文写作、综合协调等具体工作,逐渐交办重点工作任务,“手把手”进行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疑惑和难点,让年轻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提升业务能力。通过谈心谈话方式,及时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帮助校正思想偏差、端正工作作风,引导和督促年轻干部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

  “我是基层的‘新兵’,也是乡村振兴驻村干部的一员,驻村锻炼对我们基层干部业务能力的提升最为直接,也最见成效,通过驻村锻炼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工作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杨家山驻村干部高鹏飞说。

  开展“传帮带”“老带新”是乐都区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提升斗争本领、增强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实现了新老干部互补同进步,也进一步整合了老干部和年轻干部优势,激发工作热情和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今年以来,乐都区采取“老带新、熟带生、上带下”模式,为年轻干部常态化“浇水”,规范化“栽培”,跟踪化“修枝”,推动年轻干部不断“充电蓄能”,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锤炼党性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战型基层干部队伍,为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