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春市检察院细化27项工作措施,从“领、选、联、引、培、训、练、用”八个方面推进人才集群建设,为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其中检校共建、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引进等多项关键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增强了检察队伍内生动力、凝聚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合力。省检察院予以高度肯定。
立足检察履职,加强队伍素能提升
选精品、树典型,全面发挥引领作用。按照《长春市人民检察院评选“十大精品系列 百项重点成果”和举办“精品案事例”检察官讲述会实施方案》的安排,11月22—23日,市检察院组织开展现场评选暨讲述会,该活动发挥了典型案事例对监督办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检察履职能力。
面对面答疑解惑,扎实推进“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想让同志们围绕能动履职聊聊看法,针对检察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畅所欲言,说点心里话,有什么困难大家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解决。”8月,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范春月在全市政工干部能动履职研讨会上表示。各基层院同志纷纷发言,围绕基层院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整个探讨会期间,共提出了76个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院政治部各处负责人逐一进行了现场解答。对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作出承诺,列入下步工作计划,切实推动基层问题实质性化解。今年,长春市检察院持续推动“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找准制约基层院发展难点痛点,落实44项有针对性的措施。
坚持创新导向,实施“双赢共建”工程
根据工作特点、人才禀赋、地理位置等特点,市检察院将16家基层院进行分组,形成“双赢共建”结对单位。如南关院和二道院、朝阳院和农安院、宽城院和德惠院、绿园院和双阳院、汽开院和公主岭院等。同时,推动各结对单位切实开展互学互助交流,落实了业务合作、人才互通、文化共融等实质性共建内容。
编撰小红书,为两级院办案提供指引
市检察院组织编撰《案件质量评价指标小红书》,涵盖了对最高检60项质量评价案件指标逐项解读含义、提示生成指标数据的案卡填录位置、相关易错填录信息、明确统计报表位置及技术方式等超强实用指导内容,帮助两级院更好地理解指标含义和要求,助力检察工作提质增效,得到省检察院高度肯定。
深化检校合作,创新法治人才培养
“此次检校合作签约是深化交流合作的新起点。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检察机关一定能够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合作,携手共促法学研究、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赢共赢,培养更多高层次的法治人才、检察人才,共同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2022年11月18日,市检察院与吉林大学举办检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李军检察长在仪式上强调。该协议对邀请法学专家、学者挂职副检察长、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组建检校专家人才库等做了详细规定。双方还就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创建检察人才集群建设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
以精品(微)课程评选为平台,搭建互学共进交流平台。2022年8月17日,市检察院组织开展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精品(微)课程评选竞赛。经过各条线严格初审,共18门课程和32门微课程进入竞赛环节。长春市检察院将以精品(微)课程为契机不断磨砺一批能讲课、善调研的精兵强将,为检察队伍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宣传模式,全面展示检察队伍形象
长春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我的检察情怀”“办案手记”“乘风破浪的检察人”“观点”等10个专栏,两级院干警透过文字分享自己在检察工作中的思想感悟、办案心得、理论思考等,在全市检察队伍中凝聚了砥砺奋进的共识、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活力,全方位展现了长春检察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2022年,“长春检察”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优质新媒体作品,其中3期原创推送阅读量达10万+。11月,“长春检察”微信公众号被中央政法委评为优秀政法新媒体。
借力“互联网+”,为监督办案插上科技翅膀
8月19日,全省首个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平台——智慧未检云平台启动仪式在朝阳区院举行。该平台设置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平台、未检公众服务平台、强制报告管理平台、教职工入职查询平台、未成年人司法帮教平台五个子平台,集信息通报、资源共享、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在线帮教、线索举报、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平台使用对象涵盖朝阳区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民政局、卫健局等具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司法帮教人员、被帮教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格局。
为深入持续推动检察大数据战略向纵深发展,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最高检组织开展了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全国各级检察院共报送参赛作品574个。城郊院与省院共同研发的“减刑假释专门巡回检察大数据监督模型”,经初评、复评,荣获三等奖。
深化检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一场站在“田间地头”的汇报。6月15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知众任组长的视察组一行13人,在李军检察长、相关基层院检察长及部门负责同志等人的陪同下,到朝阳区永春镇平安村、空港经济开发区西营城街道官马山村专题视察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做得实,效果看得见,以有效、共赢的监督保护了黑土地,以检察监督架起了司法为民的桥梁。”站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知众对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工作的效果频频点赞。
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6月29日,长春市政协副主席刘春明到市检察院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调研组一行走进朝阳区院、宽城区院,观看了强制报告举报平台的演示、参观了宽城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全市检察机关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忠实履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职责,大胆探索创新“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机制,以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为目标,着力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效果和质量。
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办案活动。今年以来,两级院共邀请人民监督员570余人次,监督检察办案活动339件次,实现人民监督员工作监督活动全覆盖。11月,朝阳区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研究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并对检察建议公开宣告送达活动进行全程监督。至此,该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检察工作已实现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与“十种监督方式”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