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一核心一张网七基地”构建党员干部教育新格局
时间:2022/12/23 9:15:03        来源:山西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将抓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倾力打造以县委党校为核心、县乡党校网为支撑、七大实训基地为实操实训平台的“一核心一张网七基地”党员干部教育体系,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在新征程实现新发展。

  坚持县委党校核心引领。“三高”争一流,打造县域党员干部教育中心。按照“独立办学”、“党校+基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定位,针对基础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人才政策等细化具体实施方案,加快打造全县集党性教育、思想宣传、党风廉政、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高质量打造全县党员干部教育中心。“四强”提质量,建好党员干部教育队伍。强领导班子,安排各行业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到县委党校任职,增设兼职校务委员,提高班子整体战斗力。强师资队伍,整合县内30余名党政领导干部、专家人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校兼职教师,建成一支专兼结合、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强教学点开发,充分挖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成果,精品化打造实训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等14个现场教学点。强教学创新,采取“理论课堂+赴外课堂”结合,邀请专家教授、先进一线工作者授课,组织赴武乡、潞城、文水等地开展教学调研153人次。

  建强乡镇党校多点开花。全覆盖建立乡镇党校,以县委党校为核心,按照“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要求,推动全县11个乡镇党委全覆盖成立乡镇党委党校挂牌开课,在各乡镇机关驻地设立教学点,配备固定教室及多媒体教学设施,把党旗、入党誓词、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内容上墙,补齐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短板,打通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全领域开展教育培训,“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办学理念,分级分类统筹开展各类培训。培训农村(社区)党员干部、机关党员干部等,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每次培训不少于3天,相关自主确定的专题培训灵活安排,突击培训常态长效化。全链条打造“同步课堂”,坚持把“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好干部在线”等网络教学优质资源作为全县同步学习内容,依托农党网、腾讯会议等,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县乡线上同步课堂,通过“线上学习+线下研讨”相融合的方式,培训全县党员干部571人次。

  用好“七大基地”实操实训。以杨安乡佛堂岩村“治山”、郭村镇石板上村“治水”、漳源镇安家岭村“治善”、牛寺乡走马岭村“治美”、南里镇孟家庄村“地质灾害防治”、新店镇古城村“山洪灾害防治”、漳源镇北河村“森林火灾防治”“七大实训基地”为依托,全方位开展党员干部实操实训。现场讲解重实训。采取“正向引导+反向激励”教学方式进行,治山治水治善治美4个实训基地,由乡镇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现场讲解;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山洪灾害、防治森林火灾3个实训基地分别由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演练,均配套发放对应教材。通过现场教学,乡村两级干部学到了佛堂岩村“五十年植树不断线,万亩荒山变青山”、石板上村“全国女劳模带领千名妇女建水库惠民六十年”、安家岭村“党员身边无案件治理理念”等治理能力本领。对照差距找不足。结合专项行动对照检查环节,组织参训的党员干部开展集体讨论,谈学习收获、谈存在问题、谈提升计划。要求重点查找自身在治理能力上的差距不足、本党委本单位在治理机制上的实际问题、本乡镇本村在防汛防火防灾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写入对照检查问题清单,纳入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内容,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在下一步工作中作出针对性整改,确保把治理实训转化为治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