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沁水县:“七色花训”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时间:2022/12/16 9:07:02    作者:郭娜 席静    来源:中新网山西新闻

  12月14日电 今年以来,沁水县创新实施以“红色党性课、蓝色基础课、绿色发展课、橙色警示课、白色书卷课、黑色能源课、金色康养课”为主要内容的“七色花训”培训机制,通过多举措融合培训,实现了干部能力素质综合提升。

  突出“红”的底色,上好党性教育课。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拧紧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全县科级单位一把手全程带头参加学习培训。挖掘红色文化,以沁水革命历史事件为主线,打造沁水县党史展览馆、赵树理纪念馆等8个红色现场教学点和4条党性教育示范路线,将红色教育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国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组织24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参观学习,接受精神洗礼。开办“书记(局长)讲堂”,邀请8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书记、局长上台讲红色故事、谈思想感悟,推动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把握“蓝”的基调,上好政策法规课。筑牢学法用法意识,将法律法规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建立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邀请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晋城市法学会专家举办《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专场讲座,推动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守法,提升党员干部以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素质。加强党内法规教育,县委理论中心组建立党内法规日常学习制度,带头学习党内法规23次,各领域党员干部全覆盖跟进学习39篇4600人次。坚持将党内法规融入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开设“党内法规研学课堂”6期,开发《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等19门课程,培训6300余人次,养成各级党员干部在制度轨道上行事、在规定约束下工作的行为自觉。

  探寻“绿”的规律,上好产业发展课。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赋能工程,分群体、按需求、精准化开设专业化培训班16个,举办“干部基本能力提升专题讲座”13期,培训党员干部23000余人次。开展重点项目实地观摩,组织干部赴龙骏艾柯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等特色产业基地,实地学经验、找差距,让干部身临其境拓思路、谋发展。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带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课题,深入企业、乡镇、农村,形成“带着问题去、实地调研学、提出建议写”的链条式调研模式,提高了党员干部统筹谋划、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橙”的色度,上好廉政警示课。拓展廉政教育大本营,深挖沁水廉政文化元素,坚持“一地一品”,开发了以“抗大精神”为中心的“三址三馆一地一园”多元集聚的廉政教育基地。上好廉政教育必修课,将廉政教育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开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课程10个,组织学员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基地悟文化、课堂讲政策、视频看案例等方式,进一步严肃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坚持“白”的导向,上好书卷养成课。坚持向书本要“战斗力”,将“多读书”理念落实在课程设计、学习内容、教学载体上,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集体共读与自由分享相结合,建立“学员论坛”,组织每日“晨读”,以书为友,以书会友。举办“读书分享会”6期,开展“主题演讲比赛”3期,分享收获、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真正让书香飘起来、读书热起来,养成党员干部读书一小时的学习自觉,营造重学爱学善学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干部人文素养、能力素质。

  聚焦“黑”的价值,上好能源实践课。树牢能源革命主阵地意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全县科级及以上单位发放《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350余本,各级各部门组织学习培训80余场次,牢牢把握能源治理正确方向。拓宽学习渠道,引入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能源高校,建立研学平台,学习掌握最新科研成果,推动产学研融合,“山西省煤层气产业综合实训基地”初具规模。以“护航煤层气”为契机,开展领导干部大调研,各有关单位深入能源企业调研20余次,了解能源现状,学习能源业务,强化政企互动,营造全社会护航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

  推崇“金”的品质,上好健康养生课。共建共享优质师资,借助县校合作平台,邀请10余名省医疗机构专家、中医药院校名师、中药材产地种养专家,深入我县土沃、中村等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实操实训、观摩研学,实现金色康养培训高质高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选聘中医药大学优秀专家担任我县干部基本能力提升工程“特聘教授”,首次举办中医与健康养生特色讲座,提高广大干部自身健康水平和保健能力。开办心理调适课堂,围绕党员干部面临的社会、工作、家庭压力等心理困惑,开发党员干部心理健康与调适课程、拓展课堂,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能力,以更加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务实的作风投入我县经济发展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