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素质提升为重点,不断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着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用好“三大平台”,实现教学相长。发挥主阵地作用,深化培训内容。巧家县立足实际,不断强化本土师资库,充分吸收一批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干部、人才、土专家,目前已组建了一支50余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同时,严格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确保领导干部讲课课时达到主体班次总课时的20%,2018年以来累计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堂”1729次,“党课开讲啦”5752次。
用好网络教育平台,拓宽培训渠道。2018年以来,巧家县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聚焦党的理论教育为主业主课,综合运用云岭先锋、学习强国、云南干部在线学习学院、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培训平台,积极搭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教育平台,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截至目前,已分级分类举办各类培训109期28500余人次。
推进现场一线教学,实现学用结合。依托蒙姑镇感恩教育基地、县烈士陵园、乡村振兴示范乡点、白鹤滩水电站大国重器等教学基地,持续推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一线化、师资一线化、课堂一线化、成果一线化让干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其中蒙姑感恩教育基地建成以来约11000余名干部前往参观学习。
坚持“三个聚焦”,提升培训质量。聚焦理论建设,提高政治素养。着力推进巧家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大力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以来,由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组织全县科级干部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营商环境、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培训班22期,培训干部2600人次,组织各级干部参加网络培训15期,培训干部34100余人次。
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巧家县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先后开发了《红军长征过巧家》《李国柱烈士事迹》《巧渡金沙江红星耀乌蒙》《碧血儿女先锋路》等一系列党性教育精品课程,同时,以红军巧渡金沙江,李国柱、吴澄等重要历史人物为核心,建成了蒙姑镇感恩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
聚焦中心工作,激发干事活力。以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新时代下不同类别干部培训目标,切实加强基层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和开放意识培养,结合当前重点工作,举办移民搬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业务能力等专题培训班10期,培训干部2700余人次。
完善“三个机制”,建强培训保障。完善干部培训需求机制。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精准制定培训菜单,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培训,从而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统一起来,围绕《2018-2022年昭通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制定《巧家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和《巧家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全年的目标任务、培训班次、培训重点,确保每年科级及以下干部每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90学时。
完善干部培训考核机制。严格执行《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分层次、分类别、分班次有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参加调训,避免出现重复培训、多头调训等现象。每期外出培训均由处级领导带队,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至少派2名联络员全程跟班,对参训人员的考勤、课堂秩序、是否按要求履行请假手续等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对发现违反培训纪律的学员进行实时通报;同时将干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互动效果、学习成果等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对发现违反培训纪律的学员进行实时通报,情况严重的扩大通报范围或不予结业。
完善干部培训保障机制。巧家县充分发挥县委领导,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的作用,今年以来,依托东西部协作,整合了上海普陀区东西部协作资金110万元、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划拨专项资金100万元、县财政筹措资金60万元投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多元化发展,全方位夯实干部教育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