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立足民族地区实际,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使选人用人过程逐渐变成激发干部干事业、创业绩、促发展的过程,全州各级班子呈现出团结协调、务实高效的局面,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显著增强。
一是科学使用非领导职务职数。针对县(市)一级不设县级非领导职务、但州直部门又有空缺的实际,在汇报省委组织部同意的基础上,统筹使用非领导职务职数,将州直一部分副县级非领导职务职数用于县(市),提拔30名县(市)科级干部到州直部门任副调研员,仍在县(市)协助党委、政府开展工作,一方面解决了县市优秀干部的待遇问题,激活了县(市)干部队伍的活力,另一方面补充了县(市)党政班子工作力量。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科级非领导职务的管理,将县(市)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市)党委,州直单位的全部由州委组织部管理。
二是狠抓干部转岗交流工作。针对州直单位部分领导干部年龄较大、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班子内部缺乏活力,但人大、政协专委会又存在空缺职位的实际,从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步伐的需要出发,对州直部门男满57周岁、女满52周岁,担任正县级职务时间较长的同志调整到人大、政协专委会任职,既合理使用了这一年龄段的干部,又腾出了岗位。同时,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跨部门交流科级干部 57名。
三是积极探索干部退出机制。由于历史原因,全州普遍存在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超编问题,州、县(市)直机关近10年来,基本没有新进的公务员,干部队伍断层问题突出,这既是全州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又严重影响着临夏长远的发展。为此州委紧紧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年龄较大、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职工提前退休,为干部队伍“瘦身”,也为吸收年轻干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创造了条件。政府机构改革中,共有1557名干部职工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其中县级干部95名,科级干部984名,干部职工478名。
四是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把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环节,把今年确定为“大培训年”,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认真开展“走出去”培训,分期组织州、县(市)组工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共493人在山东潍坊、上海展望发展学院、浙江大学、宁夏吴忠市委党校开展“走出去”培训;扎实开展学历教育,第一届161名村干部已顺利毕业,第二届189名学员正在培训;在州农校举办了学制3年的大专学历教育班,开设5个专业共招生240名,举办学制1年的进修班招生132名。同时,着力办好各类专题培训班和委托办班工作,州直各单位和各县市扎实开展培训,截止目前,全州培训各级各类干部达4.3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