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2010年新任(晋)职干部行政能力培训班如期举行。这是省人社厅首次采取自主参与模式举办的新任(晋)职干部提升行政能力培训班。
从“不能请假”到“不想请假”
年终岁末,是各单位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参加培训的学员里大多数还是厅里各部门的“一把手”,培训班严格要求不能请假,这着实让很多学员们有些为难。而后来的事实却是,学员们无论有多么忙,都愿意处理完手头的急事赶回培训班。从“不能请假”到“不想请假”,这得益于培训班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
这次培训前,培训组织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掌握学员们的培训需求后,选择大家感兴趣、用得上、有提高的培训内容。设计了自主参与的培训模式,增加了培训互动和情景模拟,同时,把此次培训班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也作为培训的重要方面,让每一名学员都成为这次培训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培训内容丰富。“国学知识讲座”提高了学员们的文化素养;“国际关系讲座”培养了学员们的世界眼光和全局观念;“提高沟通能力讲座”强化了学员们良好的沟通能力;“媒体采访模拟”让学员经受了“考验”;“无组织领导小组讨论”的情景模拟,更是让学员们耳目一新……
“学员”也是“主持人”
下午2点,专家授课即将开始,参加培训的陕西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从容地走上台,开始了风趣幽默的课堂主持。听众席上不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前来培训的学员,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任务”。在短短两天的专家授课时间里,学员们既在接受培训认真听讲,又要担当起课堂“主持人”的角色,变“倾听者”为“主导者”。
“别看主持这活儿简单,但要想主持好,还真得下一番功夫,不光课前要做好准备,课堂上更得认认真真地听。”付鲲鹏说。“从一名科级干部晋升到副处级领导干部需要提升和锻炼的方面还很多,通过充当‘主持人’这个角色,不仅提高了我的总结归纳能力,还锻炼了我的口才和沟通能力。”学员杜晓峰说。
不是面试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被摆成倒八字形的讨论席上,依次坐了11个考生,“考生”们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奋笔疾书,有的做好了发言准备……和他们相对的呈一字形排开的评委席上的厅领导和“考官”们正襟危坐,静静的观察着每个人的表现……不知情的人看到这一幕场景,一定以为是在哪个面试现场。其实,这是此次培训安排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现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非结构化面试的方法,把它引入到培训中来,除了共同研究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在现场让每一位学员通过不同的角色体会到“思想观点的交锋,激辩达成一致”,学习“对别人正确的意见给予支持”、“不忽略别人的观点和论述”、“在必要时妥协式达成共识”等工作中的协调、沟通艺术,锤炼了大家面对复杂、棘手难题时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机关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提高的。
在这个环节,分管人事的厅领导亲临现场当起了“主考官”。参加讨论的这些“考生”在平时的工作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还都经历了全厅竞争上岗笔试、面试的洗礼,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讨论,还有些不适应,最先开始发言的几位学员都没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加上厅领导的精彩点评,“考生”们越来越进入角色,讨论也越来越精彩……
“作为一名科级干部,能参加这样的培训,非常幸运,虽然没有参加讨论,但作为观摩者,我见识到了这样一种面试的场合,领略了这些处长们的风采,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为我今后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员张莉说。
面对“镜头”,你准备好了吗?
“甲处长,请你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体会好吗?”“这次培训班举办得很成功,具体说……停一停……,”甲处长神情紧张地对着“记者”的采访镜头连连摆手示停,重拍多次,终于过关。
如何面对媒体的采访?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体来做好政策宣讲和解答,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是现今社会中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遇到的一个新课题。为了提高大家面对媒体的能力,此次培训增加了模拟媒体采访内容,让学员们分别扮演成“记者”和“采访对象”模拟媒体采访,并做成观摩片,使大家通过这种方式来查找和认识自身的不足,便于今后的学习和改进。
培训班结束了,但陕西省人社厅还将在干部培训方面不断创新,探索的脚步将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