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干部教育培训要满足新要求
时间:2010/11/30 9:42:04    作者:杨祥禄 宋绪贵    来源: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当前,四川省正处于加快推进种养业大省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强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三大跨越”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高素质农业干部,以及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三宽”农业干部,这就为新时期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当前四川省农业干部队伍表现出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面对市场经济条件,指导农业发展的本领不强。面对农业竞争日益国际化的大趋势,指导农业发展的眼界不宽。面对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障碍,指导农业发展的思路不清。面对农业资源约束日趋加重的严峻形势,指导农业发展的前瞻性不够。四川省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培训体系不健全。二是制度化培训坚持不够。三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四是培训激励机制未建立。

  要推进四川农业发展新跨越,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干部队伍作支撑和保障。为此,加强农业干部教育培训,盘活现有干部人才队伍存量,就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重构农业干部培训体系坚持“不为所有,为我所用”原则,形成以省级农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为龙头,各市(州)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补充的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系统教育培训机构在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改革创新培训方式改变枯燥无味的纯理论培训,强化案例教学,实行理论培训与实用培训并举,把改革创新的成果融入培训教材,把改革创新实践的成功实践者请上讲台。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把脱产培训和自学、专题研究和普遍轮训、学历教育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堂教学、实地考察、研讨交流“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改革教育培训内容农业干部教育培训要突出一个“农”字,把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成果和成功经验纳入培训内容,做到“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业干部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级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的“双师型”师资人才;通过建立教师基层锻炼制度,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为培训中心提供后备力量。

  加大干部培训投入要改变长期以来在农业投入上“重硬轻软”的现象,要注重农业发展软实力的培养。各级财政、农业部门在农业项目设计上,既要注重建设项目中干部培训和人才培训的投入,更要重视包括干部培训和人才培训的专项投入。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争取社会资源进入农业干部教育培训。

  (杨祥禄系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宋绪贵系四川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