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强旗”战略,牢牢把握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考评等环节,建立了五种导向的工作新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构筑区域人才高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是以“党管人才”为导向全面引进人才。成立了旗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人才工作办公室,明确了岗位职责和议事规则,形成了旗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旗委联系专家制度,把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全旗上下重视人才引进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全面引进人才的目的。
二是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多渠道培养人才。近年来,乌审旗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全旗整体发展规划,大胆改革人才培训方式,采取外派、上挂、下沉等形式培养锻炼干部,实施内外结合的开放式教育培训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多次派出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锻炼,今年又派出40名干部到基层及信访、拆迁等部门挂职;为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去年以来旗委制定印发了《乌审旗大中专毕业生带薪见习实施方案》,要求用3年时间组织1000名乌审旗籍高校毕业生通过参加考试选拔到单位带薪见习,到目前为止,已有近500名大学生通过带薪见习考试找到了提升个人能力的岗位平台,为下一步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以“赛场选马”为导向综合选拔人才。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破格提拔使用,通过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2006年以来,乌审旗先后组织开展了公选考试7次,共有27人通过考试走上领导岗位;在储备人才的选用方面,近三年来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的形式共考聘了大学毕业生244名,现已到各部门工作,通过人才市场推荐企业就业大学生约340人,通过村官考聘和乡村两级储备人才选拔考试共考聘大学生128名。一次次的“赛场选马”,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
四是以“能力与绩效并重”为导向准确考评人才。对有一定专业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和周围群众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纳入了人才培养管理的范围,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建立了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客观、公正、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同时打破论资排辈,把学历、资历取向调整为业绩取向,确保正确评价人才的能力、水平和业绩。2008年以来,乌审旗委建立了全旗科技人才、乡土人才评选制度,加大对杰出人才的奖励力度,使各类人才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拿到应有报酬。到目前为止,共在全旗范围内评选了50余名优秀科技人才和乡土人才,并对他们进行了丰厚的物质奖励。
五是以“业绩和需求”为导向合理分配人才。大力倡导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确保引进的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为满足旗直各部门对紧缺、热门专业人才的需求,从2006年起旗里又率先开展了“紧缺人才”引进工作,截至2009年底共为全旗各事业单位引进各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230名,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生190人,专科生33人,并按他们各自所学专业分配到相关的单位就业,现在这批紧缺人才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乌审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