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全旗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赤峰市翁旗采取多种方式对2009年公选的10名“80后”副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使其尽快成为“多面手”.
“结对培养”,融入角色助成长。针对公选干部大多年纪轻、领导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等情况,实行“1+2”联系帮带制度,即每名公选干部由联系现单位的处级领导、本单位“一把手”为联系帮带人。处级领导结合下乡调研、参加民主生活会等,着重与公选干部谈心交流,舒缓其工作情绪,减轻压力。本单位“一把手”为传、帮、带第一责任人,采取思想上引导、业务上帮带等方法,帮助公选干部找准坐标,尽快适应新岗位。
“一线培养”,实践锻炼快成长。在加大对公选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实践锻炼。根据公选干部的特点,将他们分配到有利于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公选干部中,有8名派到苏木乡镇任助理,有2名派到工业园区任主任助理,使其在复杂环境、关键岗位上增长才干,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同时,选派公选干部到后进嘎查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进行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其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跟踪培养”,纠偏诫勉促成长。实施公选干部工作报告制度,要求公选干部每半年将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向旗委书面报告一次。建立定期谈心谈话制度,旗委组织部采取个人谈话、群众评议、领导评鉴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公选干部个人想法、工作现状及单位主要领导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建立公选干部回访记录册,对存在问题的干部,组织上及时予以诫勉提醒;对群众反映好、领导评价高的干部,纳入组织重点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