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中市委党校按照市委提出的党校培训干部“要把教育的一般规律、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和“锤炼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本领”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重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中心工作,采取“阵地+基地,外聘专家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需施教,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服务市委中心工作抓培训
强化创新理论教育培训。市委党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全市干部培训的中心内容和主线,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结合巴中市实际开展专题研究,使学员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认识更深刻,把握更全面,方向更明确,行动更自觉。
突出市委战略决策和区域经济发展培训。坚持市委决策第一时间进课堂、入人心。围绕市委重大发展战略,把对接大交通、培育大产业,积极融入“川陕渝”经济圈作为培训重点,教学中安排市委重大决策专题讲座7次,专题讨论14次。通过培训和讨论,学员对市情认识更清晰,对市委决策更明确,对政策执行更坚定。
注重能力素质教育培训。市委党校把提高学员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培训重点,紧扣培训学员岗位需求和工作中的欠缺,科学设置前沿理论和具有操作性的课程,提高学员理论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开设了针对性、适用性很强的课题,让学员在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上都有所获。
阵地教育与基地培训相结合
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与开展党性锻炼相结合。市委党校坚持开展党性分析,实施党性教育,强化阵地意识。要求每个学员撰写一份心得体会,组织学员开展“怎样做一个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和“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大讨论,瞻仰将帅碑林、高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将学员的理性认识与思想实际挂钩,切实增强党性意识。
阵地教育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在以党校为主阵地进行培训的同时,注重了基地的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学员先后到上海党校,哈尔滨、沈阳、长春老工业基地,四川大学等院校学习,培训人次达600余人,采取听专题讲座、案例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同时,对温江新农村建设与科技园、都江堰市统筹城乡、向娥乡小学、壹街区、汶川映秀镇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都江堰党员干部就新农村建设与密切党群关系进行了经验交流。
引才引智提升培训整体水平
传统教学方式与创新教学手段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实现课件教学全覆盖,并积极采用互动式、研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作用,利用远程视频系统让学员接受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新开通了《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随时可以免费在网上观看专家授课。
外聘专家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市委党校花大力气聘请四川大学、省委党校、西华师大、省社科院、重庆市委党校等地知名学者10余人来校授课,邀请市级领导亲自作区域经济发展专题讲座,聘请市内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做专题辅导。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对引进的1名博士、6名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注重岗前培训和社会实践;选派3名教师到省内外培训机构参加进修,使党校教学管理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通过创新培训,使党校学员在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党性修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一是进一步增强了理论武装,加强了党性锻炼;二是进一步开阔了思维视野,更新了知识结构;三是进一步明晰了市委战略决策,明确了奋斗方向;四是进一步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 (据巴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