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努力构建青年干部学习工作成才新格局
时间:2010/11/12 9:13:06    作者:熊玲 杨燕    来源:云南日报

  “三读”活动开展以来,共青团云南省委党组进一步坚持把读书学习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抓手,结合省委开展的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完善学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初步形成“支部为核心、党员为主体,‘五好’为方向、‘五带’为准则”的符合青年干部队伍特点的机关学习新模式,努力构建“青年干部在学习中成长,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的学习工作成才新格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明显提升,积累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宝贵经验。

  为营造学习风尚,他们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以领导班子带头学牵引机关全体干部学习。

  “三读”开展后,团省委党组深刻认识到,要真正学有所得,应把领导班子和成员的率先垂范作为解决学习活动的突破口,同时对中心组的学习形式进行创新尝试。一是全员参加。团省委党组要求非中心组成员的机关干部全部列席中心组学习,拉近干群的学习距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共同学习。团省委党组要求机关干部不仅要撰写书面发言提纲,并且要求每个人都发言,共同进行学习交流,有效激发机关干部学习积极性。三是改进学风。中心组学习时注重把青年干部的优良学风培养放在学习首要地位,讲真话、讲实话、讲短话,把党的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引入“三读”学习中,塑造青年干部良好的学风品质。四是走进社会。团省委党组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在学习与实践结合环节上精心设计和把握,近年来中心组四度安排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把学习从课堂引入社会,从书本引入生活,从理论引入实践,通过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深化,丰富学习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创新学习形式,调动了团省委全体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机关学习步入制度化良性发展轨道,有效营造了爱学习、善学习、比学习的机关学习风尚。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创新机关学习载体,在互动式的学习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好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易组织、好坚持,群众接受,效益明显,他们在机关学习实践中还逐渐形成了一种被称为“青春彩云南--云南青年学习讲坛”(以下简称“青年讲坛”)的符合青年干部特点的学习模式。“青年讲坛”以学习思考为基础,以分享收获为动力,以交流互动为途径,以共同提高为目标,尊重教学双方的主体地位,包容个性张扬的学术见解,鼓励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在思辨中求真,在探讨中寻解,成为机关学习的主要载体。

  “青年讲坛”由机关干部轮流“坐庄”,班子成员每两月主讲一次,部(室)领导按月轮换,其他机关干部每周安排两人参与;在内容要求上,以团的重点难点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联系实际,不求高只求实,不图全只图深;在时间要求上,规定班子成员授课不超过1小时,部(室)领导主讲不超过半小时,其他同志进行10分钟的交流;在方式方法上,要求书面准备、口头表达、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主要以台下提问台上解答贯穿学习过程,最后由班子成员点评小结。

  “青年讲坛”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中形成的机关学习经验,在干部职工长期自觉坚持中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益。

  与此同时,团省委在“三读”活动中创新学习实践环节,积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而实践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团省委党组经过深刻思考后认为,创建学习型机关着眼点在干部队伍,着力点是推进工作,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为此,团省委于广泛组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青春彩云南--团的机关干部火炬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火炬行动”)。“火炬行动”以胡锦涛总书记对团干部“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为根本指导,以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推进青年就业创业为基本内容,以蹲点调研抓落实为实现途径,以培养青年干部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破惑解难的工作能力为目的。“火炬行动”明确了机关学习的目标导向,找准了学习与工作的结合点,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读书学习实践过程中明显提升,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