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造就一支年富力强、经受锻炼、能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辰溪县采取培训、实践、挂职、交流等“育才”方式,不断加快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突出培训,知识育才。通过党校培训、参加学历教育、召开座谈会、报告会和外出观摩学习等形式,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2008年以来,在市委党校、县党校分别举办中青年干部、乡科级干部培训班各3期,培训年轻干部598人(次),同时选派120余名年轻干部到县内外挂职学习,有近百名年轻干部参加了第二学历教育。
二是强化实践,一线育才。坚持“先下后上”(年轻干部先到农村、企业、社区挂职锻炼,然后再择优选用)的原则,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环境艰苦、情况复杂、困难多、任务重的岗位锻炼。完善下派干部“双考、双评”工作机制(“双考”:考勤、考核;“双评”:年度考评、群众测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2008年以来,先后选派2批89名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200多名年轻干部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和建设扶贫开发等一线工作。
三是上派挂职,借岗育才。坚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部门和异地挂职锻炼。狠抓挂前谈话、挂中监督和挂后考核“三个环节”,加强专业型、管理型、新录用的年轻干部培养,切实提高年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年来,先后选派86名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山东省高密市挂职锻炼。
四是轮岗交流,多岗育才。立足于能力提升,实施“倾向性”交流,加强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业务部门干部交流力度。把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交流到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集中的部门挂职锻炼;立足于改善结构,实施“互补性”交流,注重在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性格、气质互补上下功夫,优化队伍结构,促使班子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2008年以来,在部门与乡镇之间轮岗、交流年轻干部140人(次);在乡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轮岗交流干部89人(次),党政正职2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