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前夕举办的第四届“运博会”,一个最大的亮点是,扬州请来18个国外城市和国内34个运河城市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专门求教“运河城市与低碳经济”,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精致幸福名城”探路。
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认为,学习力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而创新更是支撑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扬州紧扣提高党员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要求。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存在的无的放矢不善学、推动不力不愿学、兴趣不浓不乐学的问题,市委中心组带头在提高重大决策的导向性、前瞻性、战略性上下功夫,今年组织了3场学习报告会,分别邀请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中国社科院王如松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教授等为中心组成员作生态文明、法治政府建设和物联网的专题辅导。
超前谋划学习型组织建设。今年初,扬州市委就此专门下发意见,并于4月召开了全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该市突出抓牵头部门,重在建立机制,将全市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分成机关事业类、企业类、社区类、村镇类和学习型家庭建设五大类,形成了“一家牵头、多家参与、共同推进”的格局。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扎实推开。扬州市级层面确定了5家单位作为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试点,县(市、区)层面和各牵头部门系统内也分别确定了一批试点单位,仅邗江区就选择了100家基层党组织作为试点单位。江都市以品牌化项目推进学习,在领导干部中开展“提升学习力,增强创新力”项目,以此提升干部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创造性。
把干部送出去学习。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发达国家及地区当课堂、海内外专家学者执教鞭”为特征的开放式干部培训思路,并在全国率先推出“菜单式、模块化、学分制、双评价”培训干部模式,着力培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3年多来,已累计培训各级干部上万人次,目前全市7个县(市、区)党政正职中,12人有美国培训的经历,有效提升了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创新能力。
扬州市在学习型组织建设过程中,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8631”行动计划推进科技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意见》。这个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就是扬州决策者在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目前,扬州已成为中国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首个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电子纸的产量位列全球第一。今年1-9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500亿元,同比增长37%以上。
“学理论提升思想素质、学法规提升政策水平、学科学提升创新能力、学业务提升发展本领。”扬州最新开展的“四学四提升”主题活动成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新动能。市经信委面向企业、服务发展,先后组织200多人次,深入全市445家企业,开展集中调研服务,共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资金、电力等各种矛盾和困难286件。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我们提升干部党员的学习力、创新力提供了重要抓手,也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保障。”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介绍,刚刚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扬州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50位。该课题组牵头人、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评价说,在“后危机时代”,扬州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在理念创新、路径创新、制度创新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