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政法大学校园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来自省人大 常委会机关的64名科级干部,满怀着常委会领导、机关党组的嘱托和 创新进取的渴望,从机关办公室来到大学课堂上,接受五个半天的理 论与实践的系统培训。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本届以来以“提升素质 ,强化能力”为主题,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而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
深受鼓舞和启迪的第一课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是学员们参加培训的第一课。“在年度工 作任务完成的关键时期,抽出专门时间让科级干部来学习,这体现了 机关党组提升机关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坚定决心和对广大科级干部的 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要珍惜机会,学有所获”.机关党组副书记、副 秘书长何少林代表机关党组把这批机关的生力军送进校园,这些嘱托 和期望更让学员们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要解决为什么而工作的问题,才能找到事业和人生的方向。《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解析》由著名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亲 自讲授,他讲到:“中国最需要的法治人才应该具备法治信仰、中国 立场、国际视野和平民情怀”,“作为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一个法 律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就是要让全社会更加相信法治”,这番话长久地 在学员们心中回荡着。“为职业你只会流汗,为事业你会付出心血; 在职业里你会计较回报,在事业面前你会远离金钱”,这是赵馥洁教 授在职业精神讲座时的一席话。培训班上,教授们许多这样闪光的语 言和深邃的思想一次次让学员们陷入沉思。
迎接挑战需要培养过硬的能力
心中有了理想信念,事业有了努力方向,还必须要培养过硬的工 作能力。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怎样从事日常 的公文写作,怎样建立良性的沟通,怎样提升执行力,随着人大工作 的深入发展,对干部的基本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刚性标准。结合人大 工作的需要,培训班邀请了法学理论、公文实务和执行力研究等方面 的专家亲自授课。课堂上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记笔记。在课间休 息时、在往返的班车上、在机关的食堂里,大家相互讨论交流着,学 员们切实感到,这样的学习很解渴、很过瘾,不仅分析的深透,而且 用得上,能见效。
21日下午,大家坐在教室后才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一场考试。拿 到试卷一看,上面只有简单的四道题:如何看待读书;怎样组织会议; 如何管理处室;怎样认识自己。可就是这张试卷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 赞,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却是对学习、工作、领导才能和自我认知的 全面测试。从这张试卷上,大家读到更多的是常委会领导同志和机关 党组对广大年轻干部的殷切希望。
留给年轻干部的长久思索
著名西汉御史张汤的墓就坐落在西北政法大学新校区内,在专门 为他修建的“廉亭”前、在展示着他生前廉洁为官、身后简单安葬的 陈列室里,学员们心中充满景仰。讲解员把张汤的故事娓娓道来,“ 怎样做事”,“如何做人”的人生命题再一次冲击着大家。“立业先 修身,做事先做人”,这也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兼 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桂维民在省人大常委会科级干部培训班最后一 堂课的主题。这堂课从中国“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讲 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人生的三种境界;从先贤“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讲到长征路上一 群20几岁的年轻领袖创造的战争奇迹;从“包容性增长”讲到点燃工 作激情,许多处级干部当天也赶来听讲,大家认真汲取着历史的营养、 人生的智慧,感受到常委会机关对年轻干部的良苦用心。“修身、练 技、干事”是人生的一堂大课,也是这5天留给机关科级干部培训班 每个学员长久思索的人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