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崆峒区安国乡八里村二社采访时,看到一排排新建的大拱棚内,菜农和农技人员,有的在打孔、有的在栽苗、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浇水,忙得不可开交。
该社菜农朱生财激动地说,我今年承包了村上新建的两座大拱棚,农技人员上门服务,连续两天了,他们放弃双休日,早上7点就到了我的大棚,帮我移栽辣椒苗,两棚苗子快栽好了,我真的很感动啊!他媳妇宋金玲插话说,农技人员真好,他们帮助我们平地、起垄、定植,中午都没休息,要不是农技人员帮忙,我们俩得一个多星期干啊。
崆峒区把建设泾河川万亩蔬菜基地作为全区农业的一项重点突破工作,作为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全力破解群众吃菜难吃菜贵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各级领导带头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抓落实。区上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地,指导制订规划,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区农牧局和有关乡(镇)经过十几次现场调研、查勘,制订了实施方案,并组成了技术服务队,为新建户示范秧苗定植技术,指导农户科学防病治虫,科学施肥,确保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千名乡(镇)及农口干部职工帮助群众建棚种菜,一场蔬菜产业发展攻坚战正在泾河川崆峒段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万亩蔬菜基地总规划面积10058亩,主要在柳湖、安国两乡,今年新建大棚1000座,其中八里村400座。同时,在白水、花所两乡(镇)以史家沟和寺沟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幼园套种和地膜洋芋。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区上坚持抓点带面,提质扩容。基地建成后,将使全区的蔬菜面积达到16万亩,产量突破25万吨,农民人均蔬菜产业收入达到28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