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6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将在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包括着名木卡姆艺术传承人玉素因·亚亚在内的新疆34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演员于6月9日赴京,参演其中的3个项目。
记者6月3日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汇集了全国10个省(区、市)的14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羌笛、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山南昌果卓舞等,涉及藏族、维吾尔族、羌族、基诺族、蒙古族、壮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苗族、侗族、回族、哈尼族、土家族13个少数民族。参演的共有160名民间艺人,其中有1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为85岁。
我区将要参演的项目包括:维吾尔族刀郎木卡姆、蒙古族民间舞蹈萨吾尔登、哈萨克族阿肯弹唱三个项目。参演的民间艺人包括着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刀郎木卡姆传承人玉素因·亚亚和几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的演员和新疆歌舞团演员等34人。
据介绍,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我区将在6月13日举办“新疆记忆”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化遗产日”板报比赛以及发行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纪念封等一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