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学员反馈:参加世界银行《基于市场的农村金融与风险管理》的心得
时间:2009/9/30 16:17:03    作者:陈思静    

  我是一名邮政储蓄银行的职员之一,面对起步一年半的银行业务,特别是小额信贷业务经营与管理中发现的操作风险点,我们除了及时地将相关的操作风险险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外,总感觉还有一份责任,那就是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指导一些操作人员降低发生违约贷款机率的做法。为此,我一直在寻找适合我们的东西。因为在资产业务的发展规模上,邮储银行是一个小银行,考虑成本,所以我们的人员比较紧张,象这样的学习机会也不是特别地多。这次有幸听了世行专为几家西部金融单位举办的“农村金融与风险管理”的培训课,心里由衷地高兴。通过学习,结合我们日常开展的管理活动,我找到了防范信贷风险的基本可操作的一种方法。这对我们很重要。邮储银行是结合自身网点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如,农户联保,商户联保等业务,真诚地服务于40%的农村和城镇社区的低收入人群。因此,我们需要管理小额信贷上的有效方法、和可操作经验,还需要如何认准客户,识别客户的真伪,了解客户,与客户打成一片,及时沟通了解其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小额贷款相匹配的关系。

  通过这次的学习,从潘席龙教授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可以打破单纯地、每家每户地做贷款,采取以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的上下游方式,能有效地联结农户与农业企业;在充分了解国家对农业的政策下,做好农村金融。对农村市场上单一的贷款,我们会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充分了解农业企业的贷款业务中,其生物生产、季节、周期性长短、考虑发生意外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的机率信息。判断农村金融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机会成本有多大。贷给他们的营运资金贷款、临时贷款、周转性贷款、搭桥贷款资金可否给农户和我们之间带来双赢的局面。通过潘教授提供的像生态仙桃园流动资金贷款的分析模版这样的筛选客户工具,能大大地提高我们对微企、农企的小额贷款成功率,有效地控制风险,提前预测出周期性生产的贷款可发放额度,让我们更有把握地做好服务于“三农”和微小企业的工作。为了提高贷款的发放额度,又维护小额贷款的市场需求,我们需要使用像赖金昌先生讲的操作实践方法,像小额贷款公司一样,按农村和微型贷款对市场进行细分,细分业务子线;规划中低收入人群和微企的市场,每天用地图标出农户和小企业来,按片分配人前去做有效的沟通联系;用激劢的方式,鼓励员工竟争客户数量,将每天的业务量直接反映在墙面上。每天晨会将系统中反映的资产质量进行通报,有效地鼓励竟争,端对端地提供有效的贷款服务于客户。通过网点支行长与信贷经理不定期地抽查客户申请贷款的资料,上门拜访客户,及时了解客户贷款的用途及使用情况,分析贷款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归还是否及时,有无违约迹象。确保我们向农户和微企提供的小额贷款的有效,同时我们的收益随之提高。从小额信贷的贷后管理上加以控制,以一季度、半年为成本分析期,逐笔计算风险成本、行政成本、管理成本,形成管理信贷的底线,避免贷款企业出现短借长用的现象,及时计算出违约损失率、溢价损失、坏账的计提是多少,以保证提高有效的经济回报。

  综上所述,本次听课,开扩了视野,将模糊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的分析,从根本上产生了质的飞跃。从小额信贷与市场的相关性小,完全溶于平常百姓的生活中,经济回报较好,受宏观经济影响的波动小,有利于我们邮储银行的发展,因此,我对我们总行为什么要各地大力开办小额信贷服务于三农和微企的做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作者为邮政储蓄银行成都市分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