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2011年北京市全体援疆干部大会暨援疆医生欢送会在新疆和田召开。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卢映川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由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副指挥王成国主持,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副指挥、和田市委书记钟百利,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禹学垠、张建利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47名即将结束一年援疆任务的医生颁发援疆证书和纪念品。来自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各部室、和田地区党政单位、一市三县及兵团农十四师各团场工作队的200多名北京援疆干部参加大会。
会上,卢映川对2011年北京援疆全面启动和开局之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过去一年北京援疆年度计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新一轮援疆的良好开局。在任务重、要求高、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工作体系全面磨合系统对接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口支援工作早投入、早见效、早受益的目标。在富民安居和棚户区改造、教育援疆、医疗服务、文化惠民、产业支援合作、干部人才培训、京和两地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创新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推进了对口支援工作。除个别项目因发展环境和实际需要变化调整外,纳入计划的179个项目100%开工,完工项目105项,占计划项目数的58.6%;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大大超出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
卢映川表示,援疆成效的取得离不开231名援疆干部的真情实干。北京援疆干部以实际行动诠释首善标准,以真情实干赢得广泛认同。一年多时间的实践证明,北京市选派的干部队伍素质过硬,不辱使命。
卢映川还在讲话中强调,2012年是援疆任务继续深入开展的承上启下之年与关键之年,也是大力践行北京精神,把援疆工作引向深入的重要之年。北京援疆队伍要大力践行“爱国、创新、厚德、包容”的北京精神,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绩效和效果,全面提升团队能力和工作水平;继续深化民生援疆,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惠及更多群众;继续深化文化援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和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继续深化产业援疆,选准产业方向,把握复杂因素、重点突破。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智力支援,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和田干部群众的创造力,努力使北京市的援疆工作始终走在全国19个对口支援省市的前列。
会上,兵团农十四师卫生局副局长、援疆医疗队副领队牛祥君对援疆医疗队工作进行汇报总结,6名来自和田地区及一市三县、农十四师团场的援疆医生代表发表了援疆感言。回顾起在和田经历的一次次生死相搏的手术抢救、一日日耐心细致的问诊查房、一位位从陌生到熟悉的同事和患者…不少医生留下了热泪。来自北京广外医院,在和田市医院任职的白霞凤医生哽咽地说:“我爱和田,和田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与和田市医院的院长约好,等到北京援建和田市医院的大楼建好之后,我们一定要回来看看。我们相信和田的明天更美好。”在墨玉县人民医院任职的和平里医院医生武治铭回忆起北京的医生们通过为患者的悉心治疗、耐心服务,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更赢得了维族同胞的信任和尊重,就连村里的孩子见了他们,都会用不流利的汉语跟他们打招呼说:“北京的医生,亚克西!”还有不少医生主动提出了延期申请,希望继续参与新一年的援疆工作,继续为和田人民服务。
会上,来自和田地区医院的党委副书记赵希建和来自农十四师皮山农场医院的院长玉树浦江作为受援医院的代表对北京援疆医生一年来的辛勤工作给予真挚的感谢和充分的肯定,他们表示,北京医生的到来不仅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水平,给病人带来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更为当地医疗专业工作者起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通过专门的培训和日常工作中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当地的医疗专业队伍,为当地医疗水平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累计据了解,北京市第七批援疆医疗干部53人,本着“科学援疆、真情援疆、全面援疆”的理念,分别到和田地区、兵团十四师的6家医疗机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专家查房50000例次,专家门诊14200例次,手术2830例次,抢救危重患者370例次, 逐步规范了受援单位的诊疗行为,填补了各级医院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多项技术空白,极大地提高了和田地区综合治疗能力和诊疗水平。援疆医生们还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开展多次大型义诊活动,义诊、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近1300例。撰写的医学科普论文在《和田日报》连载37篇;在电视台进行医学讲座10期,并出版发行了40余万字的《援疆实用内科手册》,给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今后的医疗援疆工作留下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