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到冲蒌镇南洲村基层党建工作展览室学习。
“展览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林基路的生平事迹。参观以后,大家被他的事迹所深深感动和鼓舞。”台山市都斛镇莘村村党总支书记李胜业在参观林基路纪念馆后如此感叹,今年7月1日,他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建党节。当天,李胜业带领村党总支部的70多位党员,一起来到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展览馆墙上一幅幅记录林基路革命历程的照片,不仅框住了历史画面,也留住了林基路一片赤诚的革命情怀,为现场参观学习的党员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对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说,政治过硬是基本要求,更是守初心、担使命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台山市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助推各项工作开展,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台山市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载体、内容等方面着手,建设“红色学堂”、打造“红色名片”、开好“红色讲坛”、选树“红色旗帜”,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教育培训,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确保党员队伍理想信念坚定、能力素质过硬。
建设“红色学堂”
构建精神家园
2018年5月10日上午9时,随着一方红布缓缓拉下,台山市首个镇级党校——水步镇委党校正式成立。借助镇级党校成立契机,该镇举办学员包括村干部、园镇干部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干部的培训班,把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相结合,大兴学习之风。不久,该镇又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演讲比赛,在台山市创先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村级“领头雁”“带头人”,通过培训学习,大大增强了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解,在演讲中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村民生活和增加村民收入等方面为内容,描绘“我们村的未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提升履职能力,胜任日常工作。
为了让党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系统教育,去年6月,台山市投入350万元,全面启动镇(街)党校主阵地建设,实现全市覆盖,将党的理念和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党员讲深、讲透彻。镇(街)党校以“因地制宜、规范节约、功能整合、一校多用”为原则,在各村(社区)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设立分教点,培训对象覆盖各村(社区)党员。比如,冲蒌镇委党校颇具特色,在党校旁边增建文化展览馆,以侨乡名镇、区域经济、产城融合、人文民俗等内容展示冲蒌独特魅力,让学员在党校学习时多角度认识冲蒌镇,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在逐步完成“党校怎么建”的基础上,各镇(街)党校开始探索“党课怎么讲”。各镇(街)党校以每月至少2期为原则,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做到每一期均明确时间、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责任,确保基层党员参加学习全覆盖。同时,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特点,各镇(街)党校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围绕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三清三拆三整治”、河长制、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业务技能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各镇(街)党校开展各类培训300多场次,累计16000人次参训。
打造“红色名片”
传承侨乡文化
“今天和平、稳定、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牢记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大江镇越华中学相当热闹,该校胥山纪念堂迎来参观学习的小高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师生陆续到这里参观学习,了解抗日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以来,台山市以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粤中纵队滨海总队纪念馆、越华中学胥山纪念堂、雷洁琼纪念园等为平台,打造市级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台山市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资源。据统计,今年台山全市各级教育基地累计开展各类党员教育活动800多场次,超过1.3万人次参加。党员干部在这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点着手,向面延伸。要打造“红色名片”,除了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台山市还启动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以都斛镇大纲村、端芬镇隆文村为重点,结合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历史韵味深厚、党建氛围浓郁、基层组织有力的“红色村”,为全市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立标杆。
都斛镇大纲村是林基路的出生地,是台山着名的“红色村”。今年,该镇先后投入180多万元,在林基路烈士纪念公园的原有基础上,对周边进行绿化美化,实施周边道路硬底化和河道清淤工程,并增设停车场和旅游厕所,使公园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周边环境进一步提升。同时,对林基路故居以“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在林基路小时候就读的村中书塾——荣参书室旧址新修建了林基路纪念馆,构筑了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开好“红色讲坛”
广泛开展学习
“课程安排丰富合理,切合农村实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向优秀的同志看齐,带头闯深海,带领群众致富。”台山市广海镇鲲鹏村第四党支部渔民党员杨旺根在参加该镇举办的村(社区)党员轮训班后,深有感触地说。上个月,广海镇利用5天时间,对全镇9个村(社区)831名农村党员进行轮训,在江门地区率先实现村(社区)党员培训全覆盖。课程内容以党建工程、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等为主题,引导农村党员积极投身农村改革、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今年以来,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村(社区)“两委”干部、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基层党员等不同群体,台山市通过市集中轮训、镇(街)分批培训等形式,开展针对性强、符合学员需求的专题培训班,达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目的。在市一级,分三期对台山全市1000多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轮训,分五期对1600多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在镇一级,依托镇(街)党校及村(社区)分教点,实现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为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各级党组织在充分用好镇(街)党校及村(社区)分教点平台,做到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的同时,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堂内堂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广泛开展不同类型的党员教育,力求党员干部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具吸引力。比如,台城街道党校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创新线上“微场景”学习、发起“99天读完《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打卡活动、推送“微党课”,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员有效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选树“红色旗帜”
强化引导激励
今年,斗山镇横江村党总支书记黄伟明获评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他的故事在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成为当地党员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嘉奖荣誉,黄伟明不骄不躁,他说:“这是对我前一阶段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下一步工作的鼓励。只有把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工作做得更好,才不辜负党和群众对我的期望。”
像黄伟明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台山还有不少。今年“七一”前夕,台山市以纪念建党98周年为契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前期准备工作,创新开展“党员先锋”选树活动。在台山全市近4万名党员中,通过推荐筛选,选拔了13名“党员先锋”,他们分别获得江门市、台山市“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这13名“党员先锋”,既有来自乡村的基层干部,也有成长于本地企业的党委书记;既有台风中组织群众安全撤离的基层干部,也有照亮群众归家路的救助管理站站长;既有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有立德树人的教师……来自台山市各个行业领域、各条战线,不同年龄的“党员先锋”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积极在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份责任。台山市大力宣传“党员先锋”的先进事迹,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向“党员先锋”学习的热潮,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开展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党员先锋”的精神品质。
与此同时,台山市挖掘评选出环卫中心党支部一线党员职工讲“城管微故事”、华侨中学政史地党支部党员讲述“我为什么入党”、台城街道环南社区丰和小组党支部开展“党员+社工”模式活动、川岛镇船务公司党支部打造“党旗号”主题党日、台山一中校友会党支部召开“不忘教育初心,传扬红烛精神”组织生活会、义工联党支部开展“党员送服务进社区,为民服务零距离”系列活动等,在江门市范围内极具代表性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组织生活案例,为各级党组织创新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提供参考,进一步丰富基层党员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