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时间:2010/6/7 6:59:35    作者:杨世毛 张爱国 杨丽琳    来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

1 前言

2009年6月22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西藏移动)中标西藏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二标段的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采购和第四标段的三级平台、机顶盒及系统集成工程。项目要求西藏移动3年内建成4 000多个村级宽带终端站点,完成相关的软件平台、内容教材等配套工作。

2 项目建设情况

2.1  建设规模和范围

西藏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分两期,利用3年时间进行建设。第一期安排在2009-2010年,完成自治区平台、7个地(市)平台、46个县平台、2 000个电信模式站点的建设任务。2009年已基本完成第一期工作,主要是在现有传输网基础上进行扩容和延伸,基于SDH技术通过增加IP透传的方式实现。第二期安排在2010年以后,完成 2 447个站点的建设任务,根据全区电力、电信基础设施条件,据实调整电信模式站点和光盘模式站点的分配数量。

2.2  建设原则

充分利用现网资源,引入新技术进行建设:2009年主要通过延伸现有光缆为主要方式进行建设;2010年选择延伸量较小的节点进行接入,考虑采用无线接入方式;2011年将统筹考虑剩余节点的经济效益后进行选择。

图1 西藏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网络结构

2.3  建设难点

⑴道路情况

西藏全区共计683个乡镇,5 261个行政村。西藏自治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共有668个乡镇、4 222个行政村通了公路,行政村通公路率为80%,尚有1 039个行政村未通公路。目前,山南、那曲、昌都等地区道路正在进行大量整治改建,在工程逐渐深入开展建设时,道路状况将成为影响设计、施工的巨大阻碍。

⑵电力情况

西藏地处高原,电力设施严重匮乏。截至2009年底,通电的行政村比例约62%(含不稳定水利供电),约3 200个行政村,剩余2 447个行政村中约有1 247个不具备市电条件,这些行政村的终端站点即使工程建设完成,同样不具备使用条件,失去工程应有的意义。

⑶基础设施情况

西藏部分行政村基础设施暂不齐全,村委会办公场所未建成,设备无法安装,不具备建设条件。

⑷气候地理条件

西藏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恶劣,适合工程设计勘察、施工的时间一年只有7个月。

2.4  建设方式

传统建设方式有光传输网络、无线宽带接入、微波接入和卫星接入。根据西藏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特点,采用了前两种方式,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采用光纤接入解决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需要覆盖的行政村,选用全IP网络。网络骨干利旧原有MSTP传输设备,终端接入采用紧凑型MSTP传输设备或光纤收发器接入。目前西藏移动正在建设PTN,但只完成了拉萨业务区的OTN核心环和城域网PTN接入环的立项和设备采购。相对MSTP,PTN功能更强、容量更大。对比MSTP网络和PTN现状,同时考虑到该合同的工期要求,采用现有的MSTP网络来建设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是目前的最佳方案。待后期PTN本地网建成后将根据情况考虑割接到PTN本地网中。

采用无线宽带接入解决光纤无法覆盖的行政村,在乡镇建设无线主站,附近村委会以无线CPE节点方式接入。

3 建设目标

⑴硬件

建设一批覆盖全自治区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已建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三模式的地方,由当地中小学负责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其余乡村采用宽带互联网模式和卫星模式建设终端接收站点,实现全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

⑵软件

建设一个支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依托教育卫星和宽带网络资源,建设自治区、市、县三级教学平台,与全国远程教育中心资源库、卫星频道、辅助教学中心网站互联互通,并全面管理和插播本自治区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服务和信息服务功能。

⑶内容

整合开发一批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广电等成员单位的教学资源,广泛吸纳不同行业先进适用的教学内容,建立自治区级中心资源库。同时,采取行政手段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用对路、通俗易懂的教学课件。

⑷组织

建设一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队伍。以各级组织部门电教干部、乡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为主,建立管理队伍。以党校、农业、科技、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专家和农村致富能手、青年志愿者为主,建立教学辅导队伍。以教育、运营商为主,建立技术服务队伍。每个站点至少配备1名操作管理人员,通过分级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组织与管理水平。

⑸管理

建立一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整合、日常运行保障、教育效果评估等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4 项目应用情况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自2003年试点以来,通过多年发展,已成为融党员教育、新闻资讯、文化教育、农业信息、文化、医疗甚至娱乐的综合性三农信息平台。借助机顶盒的交互功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实际上成为了融内容、通道、终端为一体的交互式三农图文网站群。

西藏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采取“机顶盒+电视机”的IPTV形式,以村活动室为场所,面向农村党员干部,兼顾广大村民,提供了包括党员先进性教育、新农村建设、政治教育、农业科技、科普知识、文化生活、市场经济、农村卫生、就业技能、和谐西藏、中小学教育、藏语频道等内容在内的“三农”信息内容。

5 项目的意义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西藏移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利用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工具。西藏正面临崭新的大发展机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将成为广大农牧区与外界建立经济、文化多方面联系的坚实纽带,有利于科技推广和信息化进程的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藏移动向来重视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兼具扶贫、服务功能,有利于为农牧民提供更多民生服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工程项目是西藏移动开展全业务综合发展的难得契机,有利于网络资源建设、内部管理能力、市场的拓展及企业形象的建立等多方面的提升,对西藏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