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台《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做了详尽规制,推动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全面开展。应当说,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将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为帮助西部地区党政干部理解精神扶贫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扶贫攻坚,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管理中心于2017年6月28-30日举办“精准扶贫战略”远程培训讲座。来自广西、贵州、甘肃和西藏4家省级中心以及四川宜宾、四川攀枝花、四川泸州、四川巴中、陕西宝鸡、甘肃张掖、重庆万州、吉林延边、贵州遵义、内蒙呼伦贝尔和云南临沧11家地州市级中心共计约94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学员大多来自于西部地区市(县)政府、发改委、扶贫办公室等部门,其余来自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李周针对《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亮点进行了解读,简要介绍了《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基本内容,结合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强调了该办法的主要作用,重点分析和对比了文件的六大亮点。
李周为学员进行讲座
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黄承伟主任受邀讲解《贫困地区多元化精准脱贫的路径设计与退出机制》,从宏观梳理了全球减贫和我国扶贫的进展,认为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并通过甘肃陇南电商扶贫、河北涞水旅游扶贫、山东菏泽鄄城扶贫车间等7个案例,讲解了贫困地区脱贫路径的设计与实践,系统的介绍了贫困退出机制与考核评估体系。
黄承伟为学员进行讲座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凤瑞围绕《集中连片特困区城镇化进程、路径与趋势》进行了讲座,认为集中连片特困区是由于资源贫乏、环境严峻、人口过剩造成的,而针对这个成因,只有减少贫困区域人口密度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两条思路才可以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区域城市化的路径选择问题。
牛凤瑞为学员进行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张琦主任的讲座题目为《科学设计精准扶贫的工作流程》,梳理了我国扶贫战略的四个转变,以贵州威宁、甘肃渭源为例,介绍了针对“六个一批”的特殊政策和制度性安排,分享了提升精准扶贫成效的八点思考。
张琦为学员进行讲座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朱珍华主任以《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推动精准扶贫开发》为题进行了讲座,分析了发展富硒农业的意义,归纳了国内外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机遇,在富硒农业扶贫案例及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富硒农业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朱珍华为学员进行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