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也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是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动作为,是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举措。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战略借用古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文化符号,但内涵更为丰富、寓意更为深远,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考量,也有政治、外交方面的考虑;既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也是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帮助西部地区党政干部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管理中心于2017年5月31日-6月2日举办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远程培训讲座。来自广西、四川、西藏、重庆、甘肃、贵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个省级远程学习中心以及四川宜宾、四川巴中、四川攀枝花、四川泸州、四川乐山、重庆万州、贵州黔东南、陕西宝鸡、甘肃张掖、贵州遵义、吉林延边、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3个地州市远程学习中心共计1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学员主要来自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科级以上干部,西部地区相关企业管理者、高校及其他相关研究机构人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以《‘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为题进行了讲座。他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丝绸之路的由来以及发展历程。其次,他对“一带一路”的概念、提出背景和合作重点进行了讲解。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适合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需要,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是与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需要,也是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最后,他对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度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电子政务研究室副处长杨道玲进行了题为《‘一带一路’信息化:格局与对策》的讲座。他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内涵及最新进展。其次,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发展格局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强韧纽带。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后,他分析了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调查测评结果。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助理张婷婷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及风险防范》为题进行了讲座。她首先对主权信用风险及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她详细阐述了主权风险识别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意义。一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资本与投资全球化运作决定了国家主权信用风险识别的重要性;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水平的差异巨大,凸显了国家主权信用风险识别的意义;三是随着“一带一路”推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有助于提升沿线国家的信用水平。最后,她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罗雨泽进行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他首先对“一带一路”的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同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工程承包、海外生产布局、拓展海外市场等经济活动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他强调,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规避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汇率风险和恐怖主义活动风险。面对“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要做好功课,力求知己知彼。关注“一带一路”国家政策与合作动向,树立风险意识、注意投资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非传统安全与多边合作》为题进行了讲座。他对“一带一路”的概念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一带一路”是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沿线将逐渐形成相关服务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综合发展的经济走廊。这将是世界最长经济走廊,把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联系起来,给欧亚大陆带来新的空间和机会,并形成东亚、西亚和南亚经济辐射区。“一带一路”将超越古代“以空间换取时间”大战略,超越近代塞防-海防之争,开创21世纪陆海兼顾、东西呼应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成金进行了题为《中欧国际班列现状与发展》的讲座。他指出,中欧班列是由铁总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国际联运列车。班列开行以来,有力推动了中西部的对外贸易和外向经济发展,不但服务于本地外贸发展,而且辐射周边地区。经过六年多的运营,中欧班列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初步探索了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 各地应当打破“各自为战、相互竞争”,推动分散独立、相互竞争向“资源整合、竞合共荣”发展,形成国内一盘棋、全路一张图,共同打造国际物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