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DLN成功举办“公共危机管理与应对”专题远程培训班
时间:2015/11/2 10:45:28        

对公共危机的管理和应对能力是衡量一国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公共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全面、深入理解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积极构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升应对和化解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帮助西部地区党政干部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管理中心于20151028-29日举办了“公共危机管理与应对”远程培训讲座。来自甘肃、西藏、重庆、广西、贵州5家省级远程学习中心以及四川泸州、四川宜宾、四川攀枝花、贵州遵义、贵州黔东南、云南怒江、重庆万州、陕西宝鸡、甘肃张掖、吉林延边和内蒙古呼伦贝尔11家地州市远程学习中心共计约83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学员大多来自西部地区市(县)政府、发改委、民政局、公安局、应急办等部门,其余来自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以《建立政府公共危机预警管理机制》为题进行了讲座。他介绍了危机预警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出危机预警具有预测、警示、消解和教育四大功能。政府应当建立整合式预警系统,实现有效预警与响应所需的各要素之间的互联与互动。同时,要突显人的因素作用,进行完整的风险评估与管理,而不仅限于对致灾因子发出警告。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陶传进以《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与社会组织的参与》为题进行了讲座。他以地震救灾为例,介绍了当前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情况,探讨了如何看待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这一问题,并对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张小明以《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事件配套制度》为题进行了讲座。他介绍了公共安全事件制度规范体系,阐述了公共安全事件制度的主要内容,提出应当把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应急和预防相结合,重在预防,实现源头治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助理、青年创新团队主任刘正奎教授以《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政府对公众的心理引导》为题进行了讲座。他介绍了重大灾难事件对人心理的冲击,分析了灾难事件后心理应激的时间特点和社会心理空间特点,提出了重大灾难后对灾民、参与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心理维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