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抓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已成为我国各地区“十三五”时期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焕发经济新活力的重要推动力。为帮助西部地区党政干部更加准确具体地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提升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能力,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管理中心于2016年6月1日-3日举办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远程培训讲座。来自广西、甘肃、重庆、西藏、贵州等5家省级远程学习中心以及甘肃张掖、甘肃武威、四川宜宾、四川攀枝花、四川乐山、重庆万州、四川泸州、贵州黔东南、陕西宝鸡、吉林延边、云南怒江、贵州遵义及新疆兵团第一师共13家地州市远程学习中心共计约85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学员主要来自西部地区各级科技、人社、工信、发改等部门科级以上干部,西部地区相关企业管理者、高校及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人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高志前进行了题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的讲座。高志前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强调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当前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郭戎进行了题为《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模式及绩效评价》的讲座。郭戎介绍了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基本定义和目标定位,分析了这类基金的发展趋势,并从“募”、“投”、“管”、“退”、“评”等角度阐述了政府股权引导基金的运作管理特点,最后针对目前的基金运作情况,对把握未来政策取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原司长马维野进行了题为《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策略》的讲座。马维野首先提出我国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在全社会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同时强调政府应当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最后针对现实中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进行了题为《众创空间与创新生态体系》的讲座。柳卸林分析了创客空间出现的背景,介绍了近年来创客空间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让创客转化为创业,如何把创客转化为创新。同时提出了通过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的建构推动创客到创新的转变。最后通过对比各地的创新生态系统,指出西部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联盛进行了题为《案例分析众筹成功的主要因素》的讲座。郑联盛首先介绍了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以及众筹的金融本质,并剖析了众筹的业务模式。从模式成功、融资成功、众筹平台以及合格投资者等方面,结合实例对众筹成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东西网、译言网创始人,运筹学博士赵嘉敏以《方兴未艾的众包》为题进行了讲座。赵嘉敏首先介绍了众包的定义,对众包兴起的背景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哪些行业领域适宜使用众包模式,最后强调了众包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就政府应当如何扶持众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课程结束后,专家和学员们就如何在西部地区推动创新创业,政府在创新创业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在西部地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学员们表示收获良多,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